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行情中心 > 正文

电子元器件:全球经济低迷下的前景

    全球经济正经受着瑟瑟寒风,世界经济2009年或有通缩危险,复苏最早可能在2010年初。经济周期的波动就像一年的四季交替,只不过这个冬天有点冷,但是世界不会就此停止前进的脚步。

  电子元器件行业是高科技行业,处于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前端,是通信、计算机及网络、数字音显示器件等系统和终端产品发展的基础,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做大做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国家战略基础产业。可以细分为显示屏半导体|连接器和其他器件比如人民、pcb等。

  1国内电子元器件产业概况

  电子元器件位于电子信息产业的上游,上游的发展对产业整体的发展和进一步规模扩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信部在"十一五"规划解读中预测全球电子元器件市场将保持10%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市场规模将由2005年的5400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9000亿美元,国内市场规模将由2005年1.15万亿元视频币增加到2010年的3.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平板显示器件、太阳能电池和半导体照明(LED)产品需求尤其旺盛。

  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趋势是:元件微型化、集成化、节能化和高性能化;显示器件大面积化、高清晰化、平板化。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中低档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缺乏核心技术,产品利润较低;企业规模较小,技术开发投入不足。

  同为高科技国家战略基础产业的通信行业内诞生了拥有最多用户数和最大市值的中国移动,也造就了令国际老牌巨头们不敢小觑的中兴华为,同样的土壤,电子元器件行业内有"中华"的蛹吗?我们比照通信厂商的发展历程,循着市场需求、进口替代、技术升级的思路来进行下面的探讨。

  2向通信厂商取经-市场为先,技术升级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中兴和华为相继在深圳成立,成立之初不过是"七八个人、十几万块钱",面对的对手都是有着深厚行业经验和雄厚资金实力的国际巨头。中兴华为背靠国内巨大通信需求和快速发展,外加企业对市场需求快速反应,不断修炼企业"内功",终在高手如云的竞争中发展壮大,并成为其中重要的角色。

  与当初中兴华为重视市场和研发,伺机寻找突破口相似,我们认为在半电子元器件行业内值得关注的是持续投入研发、新开展项目以响应市场需求的企业。当然,已具一定规模,在成本上具有优势的企业也值得关注。

  3半导体

  3.1半导体企业面临的现状和机会

  目前路上似乎布满荆棘,但前面有美丽的桃源和前进的动力,那就是巨大的内需、节能环保的日益重要、巨大的劳动力供给和国人孜孜不断的勤奋努力。

  1)当前下游需求不足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在08年11月预测2009年PC、手机和消费电子对半导体的需求总和达79%,iSuppli和DB Securities预测09年PC出货量降下降5%,手机出货量下降-6.4%,消费电子的出货量保持增长,其中PMP出货量增长8%,DC/DV增长7%。

  2)产能利用率低,投资意愿不足

  据台湾半导体协会(TSIA)的统计数据,截止到08年三季度,低端晶圆产能利用率不足,8英寸以下开工率为64.3%,大于0.7微米开工率为74.1%,而高端产品产能利用率高,12寸以上开工率达96.5%,小于0.08微米开工率达95.2%。

  不论是生产设备和生产项目的投资意愿短期内都遭遇低落,09年三季度起开始快速增长。

  3)与大象共存,国内增速减缓

  自20世纪50、60年代起,世界IC产业为适应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其产业结构经历了三次变革。其中第一次变革是以加工制造为主导的IC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第二次变革体现为Foundry(标准工艺加工线)公司与IC设计公司的崛起;第三次变革则出现"四业分离"的IC产业,即形成了设计业、制造业、封装业、测试业独立运营的局面。

  从产业链各个环节上看,芯片设计是智力密集型,其他环节是资本密集加劳动密集型。

  台湾的IC产业链最为完整,从台湾的产业链来看,芯片设计营收增长比较稳定,并呈上升趋势,而其他比如生产、代工和封测等由于受下游需求波动和产能投入波动的影响,均有较大波幅。

  我国的IC产业总收入虽一直增长,但增幅减弱趋势非常明显,这和欠缺核心技术有密切关系,因为IC产业到目前为止还遵守"摩尔定律",技术更新非常快,原有技术的产品价格下降也非常迅速,处于低端的产品可能出现增量不增收的情况。

                                                                  中发网记者子鸿摘自网络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