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芯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与闪存国际巨头半导体为期近一年的“337”调查诉讼官司最终以SanDisk撤诉与庭外和解的方式而了结。芯邦总裁张华龙带着自信的笑容对记者说:“企业在遇到侵权起诉时,回避和退让没有任何意义。只要自信自己是自主创新的产品和技术,就要勇敢应诉,因为一旦选择放弃和逃避,那就只有一种结果,就是接受失败的现实,而积极应诉不单为自己杀出一条生路,还给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小民族厂商赢得良好的国际经营环境。”
以实际行动实现“以芯兴邦”的企业理想
芯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移动存储和多媒体相关控制芯片设计及其整体解决方案开发的创新型科技企业。2003年,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张华龙创立了芯邦,公司名称就蕴含了“以民族芯片业的发展振兴国家”之意。2005年芯邦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U盘闪存控制芯片,到2007年累计销售额达 5000多万美元,累计出货量超过一亿片,单月销售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约40%,成为U盘控制芯片全球最大供货商改变了该行业一直被国外厂商垄断供应的历史。
正是由于芯邦出色的市场表现,引起闪存国际巨头SanDisk的关注,为了自己的市场利益,SanDisk企图扼杀正在迅速成长的潜在对手。去年底,SanDisk起诉芯邦侵犯其专利权。面对美国“337”调查,芯邦凭借对技术创新的自信从容应对,在诉讼尚未正式开庭的情况下,就取得对方撤诉与庭外和解的圆满结果,为企业自身、也为中国闪存产业赢得了健康发展的宝贵机遇。
国际闪存巨头SanDisk挥舞“337”大棒
2007年10月25日,SanDisk宣布,已向美国威斯康星州地方法院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交了3份诉状,起诉25家闪存存储公司侵犯了SanDisk专利芯邦公司为唯一的中国内地被告。SanDisk公司不仅希望得到赔偿,并要求法庭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颁布永久性禁止令,禁止这些企业生产以及出口此类产品到美国市场。之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将会对25家内存控制器/驱动器、记忆卡、媒体播放机及同类产品启动“337 调查”。
据了解,“337调查”源于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款,初衷是为了限制对美进行产品倾销和垄断贸易等的不公平贸易竞争行为。经过3 次重大修订,最后明确授权ITC在美国公司提起请求的前提下,可以对进口中的不公平贸易做法进行调查和裁处;一旦判定违反了337条款,ITC有权下达排除令或禁止令,指示海关禁止该类产品的进口和销售。
有关专家认为,这类起诉在全球SanDisk行业比较多见,中国的芯片设计产业才刚刚起步,企业经济实力较弱,加之缺乏此类诉讼经验,面对这类诉讼绝大部分企业都会选择退避。但是面对SanDisk的诉讼,芯邦深知,一旦芯邦在此案件中选择退避或应诉失败,不但芯邦未来的发展和上市前景将受重挫,更重要的是国内几百家使用芯邦闪存控制芯片的公司的出口业务将受到致命打击,对整个中国闪存存储行业的发展会带来巨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芯邦的选择和应诉结局与行业的命运息息相关。
芯邦为行业命运而战 最终赢得官司
“选择应战,必然耗财、耗力、耗时,而且从没有此类诉讼的应诉经验;然而不应诉,则意味着不战而败,企业将陷入危机,行业将陷入危机。怎么办?”芯邦总裁张华龙面临着自公司成立以来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一个抉择。
张华龙先在内部评估该事件的影响,并找有应诉经验的企业和专业机构咨询,内部达成共识:芯邦产品全部是自主研发的,根本不存在抄袭和侵权;而且这是事关整个行业的生死之战,必须高举起维权大旗为行业争取发展机遇。
今年1月,张华龙在美国找了一家资深律师事务所代理诉讼。据了解,SanDisk起诉的芯邦产品包括:U盘控制芯片2092、2091、 2090、2080这4个系列产品,其中2090和2080系列已经停产;存储卡控制芯片3080和3082系列,3080正在销售,而3082产品还在研发阶段。SanDisk起诉上述产品侵犯其893、332两个专利,每个专利有5-10个权利主张。律师告诉张华龙,如果芯邦的芯片确实是自主研发的产品,肯定在技术路径上与SanDisk专利要求或多或少有差异,那就有很大的胜诉可能。
张华龙飞到美国,与律师团队一起比对代码、积极准备,结果发现事实非常明确:关于332专利侵权问题,两者产品的设计技术思路差别很大。在事实和信心面前很快SanDisk就放弃了所谓芯邦侵犯332专利的所有权利主张;在893专利侵权问题上,2092、2091系列芯片以及3080和 3082系列芯片也根本不存在侵权的说法,SanDisk决定撤诉;至于2090和2080系列芯片,由于在诉讼前已停产,继续追究两款产品的侵权与否,对双方无任何经济利益,又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所以关于这 两款芯片,双方在正式进入开庭临讯之前,便达成了“由于该主控芯片芯邦已停产,SanDisk不再追究侵权与否”的和解协议。这样,对于此类让很多中小企业如临大敌的337诉讼案,芯邦花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圆满地了结此案件,为芯邦以及芯邦的客户、乃至整个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证明了自己专利技术的国际含金量。
应诉经验值得广大企业借鉴
日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核准了SanDisk对芯邦公司撤诉与和解的最终结果。
张华龙激动地说:“这说明我们坚持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的方向是正确的,对整个产业发展有深远影响,我们有几百家客户,60%的产品出口,如果我们输了官司,就意味着客户的产品出口需要交纳巨额的专利许可费,那对国内移动存储行业是致命打击,这个诉讼案的结局,充分验证了芯邦的知识产权是可靠的,是经得起国际检验的!客户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信誉有了保证,市场必定会不断扩大!”张华龙对芯邦的未来充满了自信。他还表示,中小企业在维权过程中由于经济实力有限对自身是一个严峻的财力考验希望在应诉这类国际官司中,能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这样企业应对的底气才会更充足。
芯片设计属于技术含量非常高的行业,又是中国起步比较晚的行业,企业在迅速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遭遇类似的诉讼,芯邦选择应诉,一方面是对自己技术创新的自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通过实战证明自己,要是选择了放弃,就等于放弃了发展,最终逃不出彻底退出市场的命运。这也是这些国际大公司运用“知识产权围剿战略”出击中国中小企业的最终目的。事实上,很多与芯邦一样遭到国外公司申诉的企业都面临同样艰难的抉择,但有些企业选择了放弃,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应诉费用昂贵、诉讼程序复杂、持续时间长久都是应诉企业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在这场美国“337”调查应诉进程中,芯邦仅律师费、差旅费、人工费再加上间接成本,应诉费用总计已超过200万美元。
市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一定要积极应诉,取得诉讼胜利就能为整个行业出口赢得关键市场的“通行证”,保护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芯邦的这场官司将产生成功应诉的示范效应,提升了中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形象和国际竞争力。
新闻出处:EDN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