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行情中心 > 正文

“世界工厂”将成“世界实验室”?

  <半导体RONG>中国正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科研投资首选地

  西方跨国公司在进军中国制造业之后,正将目光投向中国科研市场,增加对中国的科研投资。分析人士认为,继世界工厂之后,中国正逐渐变成世界实验室。

  西方传媒在介绍中国经济崛起的相关报道中,一直习惯于将中国形容为“世界工厂”,这一定位使人们首先联想到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市场对西方工业大国制造业的吸引,纷纷将企业迁往中国,使发达国家制造业就业市场受到威胁。

  然而近一年来,另一种发展趋势正越来越引起西方舆论的关注,即中国正不可逆转地朝着世界实验室的方向发展,逐渐成为国际跨国公司科研开发投资的首选地。

  具备成为世界实验室条件

  法新社援引波士顿顾问公司驻上海代表大卫·麦克的话说,目前估计在中国的外国投资研究机构有300多家,这个数字在美国为700家。麦克表示,目前国际跨国公司在谈到科研开发时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投资中国。

  事实上,根据经济情报研究所的统计数字,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全球第三大科研投资吸引国,每年吸引外国科研投资480亿欧元。

  麦克就外国科研投资大量涌向中国的现象做出几点分析。他表示,经济全速增长的中国具备几张王牌,首先,中国的市场规模吸引跨国公司将其科研中心设立在中国,以确保研究成果迅速进入中国消费市场,而这些外国科研机构的新产品首先是面向中国市场的产品。

  其次,中国国内中产阶层的扩大,以及该阶层消费者对新潮产品的追求,正不断刺激产品创新,许多外国企业的产品开发主要是为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许多跨国公司首先考虑的是怎样使研究成果进入中国销售网,然后才考虑如何进入国际销售网。

  再者,中国大陆科研人才市场庞大,价格低廉。中国国内拥有74.3万名科研人员,从人数来讲仅次于美国,领先于日本。目前美国微软在北京设立的研究中心雇了180名工程师。

  分析人士认为,外国跨国公司在中国雇的研究人员数量到2008年将增长35%。这一增长趋势涉及范围广大,主要集中于新技术领域。

  跨国公司纷纷进军中国

  今年8月初,美国英特尔ST公司在上海开设了一家新科研中心,并准备在秋季增设一家,该公司在两个月前已派猎头四处猎取新雇员。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不久前宣布将为其第三代移动电话技术开发成立一所新科研中心。此前,该公司已经在中国投资4.5亿美元,开设了16家研究中心。

  欧洲方面也正在急起直追。上周三,瑞典爱立信公司宣布在未来5年内,将为其第三代移动电话研发项目向中国投资10亿美元。

  法国多家跨国公司也相继宣布将在中国开设科研发展中心。法国制药业的塞维叶公司刚刚宣布与一家上海研究中心签署了一项联合开发项目。法国阿尔卡特电信公司不久前也宣布将在成都高科技园内新开设一家研究中心,中心将雇佣300名研究人员,负责公司在电信领域的新技术开发。

  欧洲空中客车集团宣布,将在中期内将其研究开发部5%的业务和A350长途运输机的研究项目转移到中国。

(源自:中华工商时报)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