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微信公众号

首页> 国家政策> 资讯详情

我看出来了,你就是在讨厌老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家(ID:ipress),作者:卢小波,出品方:夏夜留声机,团队成员:宋金波、粲然、卢小波、谌毅,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老年人眼里,好的哥为什么变少了?


阳光灿烂,跟老爸老妈打车出门。


抵达之后,站在车门边,二位老人对的士司机千恩万谢,笑容近乎谄媚。司机泰然受之,大概对这种老人家见得多了。


不料,老爸突然庄重起来:"我要记下你的车号!"司机大惊。


又一个不料,老妈朗声说道:"我们要写信去报社,好好表扬你!"一波三折,司机的心脏,估计很受考验。


不能怨老人家出言夸张,说起他们的打车经历,足可写成一部马路辛酸史。


我爸爸90岁,妈妈82岁。他们的出行,主要是到老年医院,每周至少一次。从前是乘公交的,这10年挤不动公交,只好改成打的。可是,每次都要在路边站上很久。


情况往往是,的士一路过来,远远看见有人招手,减速慢行。车到近前,一看清是老人,立即加速呼啸而去。的哥们就是不愿意载老人。这几年,网约车成了主流,但老人家学不会用手机叫车,独自打车更不容易。


开头,我也试着理解的哥们。比如,担心老人说不清地址,半路会不会发病,老年人上下车缓慢影响他挣钱效率……直到前些日子,我为爸妈跟的哥吵了一架。


那天,我陪着爸妈去森林步道游玩。回来时,打了个巡游出租车,的哥是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下车时,前座的妈妈手快(她一向喜欢抢着付钱),拿了一张百元钞票出来。我还不及说话,司机突然接过钱,反手一下把钱扔在她身上:"没零钱!"


他大概忘了,还有个中年人在后座。我对那司机的嫌恶,看得一清二楚,顿时火冒三丈:"咦,你这是什么态度!"说话间,正好看见他忘了打表,于是报复说:"你先给我妈妈道歉,不然就不付钱!"实话说,的哥先前给的价格也算公道,而且还便宜了一点,但争执的焦点,已经不是打表与否。


"你不打表,我也可以付钱,但你必须先道歉!"


"你不付钱,我马上报警!"


老妈一听报警吓坏了,使劲拍我胳膊,"给他给他……"


都在气头上,当然动静很大。警察赶到,听完情况笑眯眯说:"小伙子,你都没打表,还是道歉吧。"我说,不是不给钱,他道了歉马上给。警察又劝的哥:"你赚钱也不容易,道歉一下就行啦。"可小伙子也是个倔头:"道什么歉?我不要钱还不行吗!"砰地关上车门,走了。


我爸妈当然碰上过好司机,甚至还有私家车主动停下,带他们一程的。但随着他们年事渐高,这几年遇上好司机的机会确实越来越少。


有一次,老妈拉着小拖车购物,好不容易打到车,问司机:"能放到后备厢吗?"那司机说,不行!同时,噗地一脚,把小拖车踢开。我老妈一向善用拟声词,不讲咣地一声,或砰地一声,而用噗地一声,是形容那拖车之重之饱满。她哈哈地笑说:"哎呀,他也是坏啊。"看得出,此事并未影响她的心情。


我听完后,一阵辛酸心疼。前两天,跟做老年新闻的编辑聊起此事,她说:"老年人打车难,早就不是新闻啦……"


我看出来了,你就是在讨厌老人!0

《飞越老人院》剧照


老年人怎样成了被嘲骂的对象?


我们国家正在高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经济最发达的上海,60岁以上的户籍老人,2017年12月达33.2%。


有这么多老年人,关于他们的新闻故事,当然变多了,题材选择也宽了。


比如,上周有一条新闻的题目是:《三名老太合伙偷走公交司机的盒饭,老年人就可以为所欲为吗?》以文字干净的角度看,后一句是废话。不仅老年人不可以为所欲为,小孩子也不能为所欲为。


此事发生在大连。当然,文中照例还有那句评论:"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公众号又是一阵狂转。不同的是,有这么一句话:"坐车不要钱,还能顺手赚个早饭……疯了疯了,中国这些老年人彻底疯了!"不少门户网站转发新闻,这个段落也照发不误。


"坐车不要钱,还能顺手赚个早饭……"照我看,这是一种恶劣的逻辑。老年人乘公交车免费,是国家的福利,也是发达国家的通例,跟他偷东西有什么关系?这一句真实反映了对老年人的普遍厌弃。他的意思无非是,你老人已经占了便宜,已经都免费坐公交了,为什么还偷东西。


因为这样恶质的嫌弃,才会有以下破口大骂的排比句:


就因为你是老年人,就可以顺手偷走别人的盒饭吗?


就因为你是老年人,就可以倒在地上讹人钱吗?


就因为你是老年人,就可以深更半夜跳广场舞扰民吗?


就因为你是老年人,就可以在公交车上抢座位吗?


都是第一次当人,凭什么让别人惯着你,把你惯出那么多臭毛病。为老不尊,死皮赖脸,丢人现眼,恬不知耻。


有人问:究竟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


要我说,既不是老人变坏了,也不是什么坏人变老了,而是你自己太天真,把老年人想的太好了。


这些年,只要一有老人的负面新闻,公号和网站就这么一惊一乍的。而且,以年轻人转得最为积极,老年人不玩手机,就算能发发微信,也没有还手之力。


我看出来了,你就是在讨厌老人!0

中国老龄人口发展趋势


上一周,有一篇《老年人健身有多野》,除了图片外,金句不少,比如这句:"事实上,每一位街头健身的老年人,都是妄图成仙的修行者。"不少大号都纷纷转载,创造了多次的10万+。照我看,此类选题也是一种象征,老年人在很大范围内就是个笑话。


老年人买保健品被诈骗,是要被嘲笑的;大妈们旅游舞着彩色丝巾迎风照相,是要讽刺的;在一篇带爸妈旅游的文章里,甚至爹妈早睡早起,吃不惯异国菜肴,喜欢喝热水,也成了挖苦的材料。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的地方陆续发生居民抵制社区养老院,养老院成为中产所谓"避邻运动"对象,他们拉横幅抗议"死人院",也就符合某种逻辑了。


可以说,社会正向老龄化快速攀爬,但厌老情绪似乎也达到了一个峰值。这是为什么?


我看出来了,你就是在讨厌老人!0

中国正在高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数据来源:《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厌老情绪,是年轻人焦虑感的投射


中国的老一代与后一代,无论是情感和经济上,都是纠缠最紧密的关系。


单单就为年轻人购房而言,老一代就得穷其毕生积蓄,把所有的财富都转移给下一代。当然,在做出牺牲时,老年人都天然认为,儿女会给自己养老送终的。我付出如此之多,我为什么不能对你有所牵挂?为什么不能对你的生活细节提出要求?


而年轻人另有焦虑。他们自己的生活压力,已经不堪承受,又依稀感觉养老责任之重。这种焦虑和压力,是不好对父母发泄的。他们的道理是,每个人无论老少,都是独立的思想个体,奈何多数年轻人经济独立不了,至少买房得靠父母。于是,潜意识里的焦虑和埋怨,就投射于老龄阶层。骂爹妈,那是大不孝;大骂做坏事的老人,很安全。


早些时候,我老爸住院,隔壁床是个90岁的老太太,瘪嘴但又特别爱笑。她是个外文教授,会英俄日几种语言。那几天,一直没见她儿女来,基本是学生轮流来照料。她诙谐地说:"这样很好,我对儿女作用不大,但他们不一样,我还在教他们外语,他们应该照顾我。人和人之间,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嘛。"虽是玩笑,但不失为真话。


社会的厌老情绪,能达到如此高的峰值,有更深的文化基因在突变。


我看出来了,你就是在讨厌老人!3

《飞越老人院》剧照


五四运动起,青春就是昂扬而上的象征。从梁启超的"少年强则国强",到鲁迅的"救救孩子",再到那句经典的比喻"你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国人把少年崇拜青年崇拜,已经推到极致。社会要进步就要摆脱父母,摆脱老人。高龄人士,基本是顽固不化的代名词。


正常的社会,本应是老年、中年、青年,各尽其力。在发达国家,工作到70岁已是常态,甚至还有普通员工九十多或百岁才退休的美谈。而我们这里,在所谓正常概念上,青年永远是整个社会的指望, 35岁以上找工作都难乎其难。且不要说老人无用,人到中年就已是油腻半废物。


在这种文化情态影响下,连影视作品的老年形象也发生了变异。特别是家庭题材的剧作,老人基本观念僵化,男的喜欢歇斯底里,女的动辄哭天抹泪,催婚逼生,无所不用其极。在高圆圆和黄海波主演的《我们结婚吧》里,那个热情的岳母,甚至在小夫妻门外听壁脚,还有接近于当面催着两人同房的情节。


当然,厌老的病根,在父母对孩子从小的严厉教育中就埋下了。特别是新一代有了自己的孩子,反思父母对自己养育的失败之处,更有"父母皆祸害"的想法。


前几天,有个朋友搞读书活动,邀请了十几个三四十岁的妈妈,聊一聊阅读龙应台《天长地久》的感受。他的本意,是让大家分享一下对父母的亲情。不料,一场读书讨论会,最后成了对爹妈的吐槽大会。


人口统计时,有个社会抚养比。这个数据把儿童和老人的抚养比例,总是放在一块儿说。这些年轻父母,在评价孩子时,经常有"别人家的孩子"之褒扬;但他们对上一辈的评价,却从无"别人家的父母"之比较,心态近乎绝望。


这种对自己父母的怨气,映射于社会的其他高龄人士,是什么样的效果,也可想而知。


我看出来了,你就是在讨厌老人!3


一道定制扶梯的感动与启发


我父母的住房有电梯,但楼道门口还有三级台阶,边上有一个镀铬的金属扶梯。爸妈每次下台阶,都得扶着它慢慢往下走。人的衰老,往往是从腿脚软弱开始。没有这个扶梯,我没法想象他们如何出门。某日,我突然注意到,别的楼道是没有扶梯的,也就是说它是整个小区独有的。


一打听,妈妈叹气说,我们这个楼道啊,原来有一个肾衰竭的老太太。她经常要去医院做肾透析,下不了台阶,后来请人做了这个扶梯。现在她人已经走掉了,但我们这个楼道的老人,还是得靠着它啊。


根据民政部颁布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从生活照料的角度来看,老年人被划分为三种类型:自理老人,指日常生活行为完全自理、不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介助老人,指日常生活行为依赖扶手、拐杖、轮椅和升降等设施帮助的老年人;介护老人,指日常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老人。


我爹妈的身体还行,基本属于"自理老人"。就全社会而言,随着营养的改善,医疗的进步,超高龄所谓"介助老人",会越来越多。


我看出来了,你就是在讨厌老人!3


先不讲那些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仅说"介助老人"如果继续增加,会不会给厌老的风气,又增添些心理借口?


60后70初,这两个年代出生的人,绝大多数只有独生子女。应该说,他们是最担忧未来养老的人群。按照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的算法,未来85岁的老人,儿女都正好50岁,正是年富力强,打拼事业的时段,不可能有空闲照顾老人。在他的观察与展望中,就算是现在的日本社会,也得靠"老老介护""逆老老介护""朋友介护"。这些概念,基本意思就是老人得靠自己,也就是老人照顾老人。三浦展自己85岁的母亲腿脚不好,就请了一个88岁的女护工照料自己。


所谓"老老介护"等办法的前提,是整个社会对人生的老境有了正常的心态。政府机制和市政设施,都已经全面适老化。


根据三浦展的社会学描述,现在的日本老龄社会,是老年男性年轻化,老年女性外向化,男女老少均质化。父母和孩子的穿衣品味越来越像,连祖父母都开始穿同样品牌的李维斯、耐克、阿迪达斯。食品喜好也一样,喜欢汉堡包、披萨饼和冰淇淋,老少之间的差别非常小。与其说是祖孙关系,不如说是朋友式祖孙关系。这是男女老少同一市场的时代。如果出售男女老少通用产品,可以降低社会成本。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高龄者不恐老的基础上。不恐老,首先得年轻人不厌老。不厌老,老人们才能对老境有平常心。这是一个闭合的良性循环。我每次在日本街头,看到那些跌跌撞撞,但又独自快速行走的老人,都由衷感到,这才是一个正常的老龄化社会。


我看出来了,你就是在讨厌老人!3


知道,在日本电车上,是没有人给老者让座的,老人也不喜欢有人让座。我们这儿,年轻人一边让座,一边内心可能是嫌弃老人的。而老者见无人让座,感受就如受虐待。这些年,仅仅为给不给老人让座,就不知出了多少社会新闻。


在厌老的气氛中,老人对敌意也特别敏感。前不久,有家媒体做了一个公交老人卡调查。有老人就对优惠卡在车上提示音,提了一些意见。比如,不同地方提示音分别是:"滴,老年卡""滴,敬老卡"。虽只一字之差,但有些老人说,我不需要"敬"字,那是逼人让座的意思吗?还有老人最喜欢的是,有些地方不提老字,优惠卡的区别,就是单纯的"滴,你好"。


你好,已经到来的老龄社会。这是人类文明的社会景观,每人都在变老,变得长命。年轻人啊,你现在不厌老,将来才不用恐老。你不需要给你孩子以养老压力。正如我们60后70后,也开始不指望你们一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家(ID:ipress),作者:卢小波,出品方:夏夜留声机,团队成员:宋金波、粲然、卢小波、谌毅,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声明: 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我们转载或使用了您的文章或图片等资料的,未能及时和您沟通确认的,请第一时间通知我们,以便我们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其他侵权责任。如您未通知我们,我们有权利免于承担任何责任。 我们的联系邮箱:news@cecb2b.com。

分享到:
热门搜索
优质企业推荐
相关问答
中发智造自媒体
微信公众号
头条公众号
微博公众号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