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赛迪顾问发布的《2018年中国5G产业与应用发展白皮书》(简称白皮书)预计,到2024年,我国5G手机数量将会超过10亿台。
根据4G手机的渗透率,赛迪顾问在白皮书中预计2020年5G渗透率将达到30%,2024年渗透率将达到75%,届时5G手机的保有量有望达到10亿台。5G全称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它能打开万物互联的“新世界”大门。据了解,5G技术的应用场景包括三大类:物联网、无人驾驶、VR/AR设备。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曾表示,“5G技术更大的应用价值是在于无人驾驶和物联网上”。由于5G技术具有低延时、高速率、比4G更宽的带宽、更高的安全性等优势,还能满足大容量接入的需求,5G采用大规模MIMO实现同一空间下更高基站密度和更高频谱效率,在每平方公里范围内,无线移动宽带系统的容量比目前4GLTE增长了1000倍。因此,这些优势将会有利于令5G技术在无人驾驶等行业的应用。
据了解,未来5G的产业链包括:基站系统、网络架构、终端设备和应用场景。据白皮书预计,5G基站将包括475万个中低频段的宏站和950万个高频段的小站。2020~2025年,预计5G直接拉动的智能网联汽车数量将达到1.3亿辆;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53.8亿,其中5G物联网连接数达到39.3亿。高速率、低时延的特点令5G适用于VR/AR的体验,白皮书预计2020~2025年,由5G拉动的VR/AR设备出货量将达到2356.2万台。
据白皮书中预测,到2026年,中国5G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15万亿元,比4G产业总体市场规模增长高出近50%。除了无人驾驶、物联网和VR之外,5G正在深度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与工业设备、医疗仪器等深度融合,从而满足用户在居住、工作、休闲娱乐等各种不同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5G技术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全球范围内,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各个国家为了争夺在5G领域的话语权,正处在激烈的博弈之中。我国在5G产业链的某些细分领域比较薄弱。虽然我国的优势在于通信设备的整机制造以及终端市场上,但在基带芯片、射频芯片等零部件上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这些差距在短期内很难追赶,在这方面不能忽视,需要建立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