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时报:华为威胁美优势地位成牺牲品;
集微网消息,英国《金融时报》近日刊发题为《美国的阻挠无法阻止华为强大》的文章称,美国对中国的所有担忧都在华为身上得到了体现:一家高科技集团,由前军官创建,具备刺探和窃取知识产权的手段;二是大力投入科研,削弱美国科研领先地位。 最终华为成了美国对抗中国的牺牲品。
文章指出,美国不愿面对的一个事实是,华为是一家规模非常大的公司,2017年收入超过960亿美元,超过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电信设备供货商。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高级副总裁詹姆斯•刘易斯(James Lewis)表示:「联邦调查局(FBI)和情报界不喜欢华为。 」刘易斯表示,「问题是,华为(设备)质量非常好,而且价格较低,他们是唯一生产全系列5G产品的公司。 」
文章指出,华为承诺每年将拿出100亿至200亿美元用于研发,并计划在2019年推出5G智能手机。 文章指,这也触及了华盛顿来的一个痛点。 在一封概述「与高通技术领先地位削弱有关的国家安全风险」的信件中,审查外国交易的机构间组织——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指出,华为加大了研发支出并拥有大约10%的关键5G专利。 CFIUS表示,高通地位下降「将为中国扩大其对5G标准制定过程的影响留下口子」。
文章援引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分析师埃尔莎•卡尼亚(Elsa Kania)的话表示,华为的扩张充当了「中国影响力的一个载体」。
2.君正T01引领端级AI摄像机落地;
集微网消息,3月28日,海康威视旗下萤石品牌发布了首款AI互联网摄像机,首批万余台产品在发布后几小时内即被抢购一空。据悉,作为海康AI整体战略的重要部分,该产品将开启萤石智能摄像机系列序章。
据了解,萤石首款AI互联网摄像机内置了君正机器视觉协处理器T01。也正是君正T01的独特功能,使得摄像机的核心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随着NN技术的崛起,以GPU为计算平台的NN网络使人工智能技术更加成熟,但GPU方案在安防领域部署实施,存在着一系列重大的弊端,其一就是需要将视频传输到云端,带宽消耗过大,第二就是受限于GPU的算力,检测成本非常高,一块GPU往往只能分析几路视频,代价非常高。为了解决这上面的问题,市场上陆续出现了DSP和 FPGA等方案用于把算力分布的前端,解决带宽和云端GPU算例的问题,但是这两种方案都不尽人意,有着较高的成本和较高的技术门槛已经较高的功耗,所以君正T01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打造的一颗专门的协处理器芯片,该芯片有着较低的功耗,还有着极低的开发门槛,芯片内置算法,达到贴片即用的水平,且算力强悍,可做到实时视频的分析。
从萤石首款AI互联网摄像机来看,它首先解决了基于以人为本的AI痛点,而这也恰恰是君正T01的设计初心。在AI概念漫天飞舞的今日,能真正配合产品快速进行市场落地的AI摄像机才是有价值的AI摄像机。在具体的功能呈现上,萤石首款AI互联网摄像机支持人形检测、智能检测,并在传统移动侦测的基础上增加人形检测过滤选择。
首先,在君正T01加持下,摄像机在实际应用中遇到树枝摇晃、动物走动、光线变化等就不会引起误报,以此有效减少移动侦测报警中大量无意义的推送,极大提升客户使用体验。同时,当人体在画面中出现时,萤石首款AI互联网摄像机将对人脸、头肩(上半身)、全身进行检测。据君正与萤石方面验证,该项功能成功检出率达到95%以上。
图片来自萤石智能生活
其次,萤石首款AI互联网摄像机支持自由设置移动侦测区域。以常见的停车场使用场景为例,管理员可设置一定的关心区域,结合君正T01的智能人形检测功能进行自定义区域侦测操作。以前,关心区域即使有人路过也不会进行移动侦测报警,现在,在T01的介入下使得设置的区域范围内有人走动会触发报警,实现了关心区域的准确报警提醒,解决了经常误报带来的烦恼。
图片来自萤石智能生活
最后,基于芯片“准”、“快”的检测优势,搭载君正T01的AI互联网摄像机能够广泛应用于如客流量分析、人数统计等等场合,为各场景应用实现更精准的识别效果。大大提升监控数据使用效率,显AI神威。
图片来自萤石智能生活
君正T系列AI芯片的推出大大降低了安防市场AI的门槛,使安防市场AI化。目前,君正T系列AI芯片主要应用在人脸抓拍机市场、抓拍识别一体机市场,替代高端PIR市场,客流统计IPC市场,NVR/DVR市场,楼宇门禁无感进入市场,闸机通道市场等。AI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列装君正T01的各类AI高能产品正陆续上市,这意味着中国芯片公司完全有机会跻身于AI浪潮之巅,共逐大势。
3.郝跃受聘西安交大双聘院士;
4月4日,郝跃院士聘任仪式于西安交通大学科学馆举行。王树国校长,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管晓宏、书记梁莉及学院教师代表出席仪式。
王树国校长在致辞中指出,目前国家已经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必须加强科研统筹与谋划,以国家的需求为标准确立科研方向,不断推进军事和科研相结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和国防建设中。他同时强调,学校创新港空间建设已基本完成,现阶段的任务是着眼于内涵建设。希望电信学院利用自身学科优势,精准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打造一流人才队伍,建设世界一流学科。
郝跃院士曾在西安交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对母校感情深厚。接过王树国校长颁发的聘书,他表示,重返母校令他感动之余深感肩头责任重大。电子信息学科是科研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家振兴供给侧改革亦须从电子信息技术改革着手。要扭转我国“技术进口”的局面,需独立掌握前沿技术,进而优化、创新相关技术。他将与电信学院师生一道,利用好西安交通大学这个一流平台,推进电子信息学科不断精进,从而为学科学院建设、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聘任仪式后,郝跃院士应邀就微电子领域发展现状及自己的研究进展作精彩学术报告。他介绍了微电子技术总态势、硅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宽禁带半导体器件的应用,展望了微电子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针对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在场师生积极参与讨论,反响十分热烈。
郝跃院士是中国微电子领域的著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他长期从事新型宽禁带半导体和器件、微纳米半导体器件与高可靠集成电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在微电子领域取得了诸多系统的创新成果。先后主持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863高科技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成就突出。西安交通大学
4.2020倒计时 AI大潮下的中国“智”变;
两年后,2020年,对于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来说,将是一个重要的目标时间节点。按照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有力支撑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现在,在规划第一步目标节点前夜,国内AI产业发展究竟发展到了怎么样的程度?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史炜工作室”和人民邮电报社组织国内主要人工智能企业和专家,进行了产业化应用和解决方案研讨。
17% 新赛道里的中国份额
咨询机构麦肯锡在它最新的一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人工智能,下一个数字前沿》(下称《报告》)中给出了一组量化的数字——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中,美国公司占了所有AI 投资的 66%。中国则占了 17%,排在第二位。
《报告》指出,包括谷歌、微软、百度等在内的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上的花费在 200 亿至 300 亿美元之间,其中 90%用于研发和部署,10%用于AI 收购。语音识别是最受欢迎的投资领域之一,计算机视觉是获投资最多的子领域。
“史炜工作室”创办人史炜教授表示,资本追捧的方向往往是产业间竞争的焦点。围绕上述领域,企业间不同的投入策略,使得人工智能产业进一步分化、裂变,也使产业发展方向有了更多的可能。
新华网了解到,在国际上,亚马逊正在致力于语音识别,Salesforce对虚拟代理和机器学习做了大量的投入;特斯拉和丰田聚焦于工业机器人、自动驾驶领域;IBM投资30亿美元发力认知计算;GE和西门子则等把关注点放在工业4.0上。
在国内,无论是传统 ICT企业,还是风头正劲的新兴互联网企业,都已经开始对人工智能进行战略或业务上的布局。华为和寒武纪联合研发的麒麟970芯片已经迈出了人工智能处理器及其上层软件商用的第一步;联想,在去年的Tech World创新大会上,其CEO杨元庆表示,联想将坚持智能驱动的“设备+云”“基础设施+云”的战略,为用户和企业AI研发及应用赋能;以语音为核心技术的人工智能企业科大讯飞则实现了单点突破;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几年里,百度至少投资了15亿美元在人工智能领域,近景,其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显著拉动了信息流和金融等业务的增长,远景,智能硬件平台 Duer OS和智能汽车平台阿波罗(Apollo)则着眼于未来布局;5年前,启动ET大脑项目的阿里巴巴,目前其ET大脑平台已经开始在城市、工业、医疗、环境等多个维度落地;在2016年启动AI Lab (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的腾讯,将在游戏、内容、社交及工具平台型AI四个方向进行发力……
目前,国内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龙头企业牵引的格局。
能否弯道超车 尚需生态群体突破
需要在强调的是,未来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在国际竞争和产业落地上,仍需在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等多个维度形成生态性整体突破。
在技术维度,人工智能技术并不是一个单点技术,而是一个复杂的生态技术群。此前,咨询机构IDC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生态体系研究报告,2017》,该报告指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条,应该由基础支撑层、核心技术层和产品应用层组成,包括及基础芯片、云计算、大数据、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库生成、知识图谱、文本分析、视频分析、图像识别等等。事实上,推动整个人工智能领域进步的,依然是基础支持层和核心技术层的发展,而真正掌握人工智能领域话语权的,依然是在这两个领域已经取得领先地位的企业或研究机构。
业内人士分析,在国内,尽管华为+寒武纪的组合已经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实现了商用的突破;百度的智能硬件平台Duer OS和智能汽车平台Apollo已经开源,但是相对英特尔、英伟达、高通等国际芯片巨头和谷歌、亚马逊等平台巨头,国内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在应用维度,IDC预测,未来,所有B2B、B2C的业务都将全面的应用人工智能来获得更多收益。但实际上,这并不一个容易实现的目标。一方面,人工智能应用的落地,依赖于数字化基础,并且通常必须使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这也意味着一个成功的人工智能项目要求相应机构组织必须拥有强大的内外部数据资源整合能力,而这恰恰是目前行业应用落地所遇到的最大障碍。
需要强调的是,近几年来在“两化融合”“宽带中国”“互联网+”“智慧城市”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和专项行动的推动下,我国的信息化、数字化进程正在加速。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衡量信息社会报告(2017)》,对176个国家和地区ICT发展和应用情况进行评估。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IDI指数排名第80位,同比小幅上升(2016年排名83位),IDI分值增幅位居全球第10位。社会数字化水平的提高则意味着人工智能未来将有更多的应用场景。
研究表明,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增长0.5%至0.62%。依托数字中国建设,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互联网+等已经领域培育了一批新增长点,消费、生产市场呈现强劲增长势头,人工智能或将为各个行业尤其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全新视角。
史炜表示,未来,人工智能技术能否能成为我国经济动力变革的新引擎之一,关键在于产业应用落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关注实体经济,尤其是智能制造。此外,他强调,针对当前人工智能“热”,以及有效实现人工智能产业落地,应对人工智能有客观、科学、清醒的认识与理解。他建议,未来,要客观地把握区块链技术在智能制造和新型服务业中的应用方式和路径;要准确把握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中的产业落脚点、技术方案和应用模式;要超前研判和解决人工智能产业落地的政策瓶颈和体制障碍;要通过调查研究,准确定位当前智能制造中最适宜优先发展的产业是哪些,抓龙头;要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要在智能制造中,实践大数据的应用及解决方案;要超前掌握5G对人工智能产业化的助推作用,特别是“两化融合”的落地方案;最终围绕智能制造,形成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区块链+5G的整体技术驱动合力。(黄浩)新华网
5.中科创达收购保加利亚全球领先的图像视觉技术公司
继海航机场集团取得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机场35年的运营权之后,中保合作再次传来好消息。中国中科创达日前宣布,收购全球领先的图像视觉技术公司MM Solutions的股权交割完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保展开“16+1”和“一带一路”合作以来,中国企业第一次成功收购保加利亚的高技术企业,而且是有国际知名度的优秀企业,实现了“强强联合”。正如,正在刚刚完成此次收购的中科创达副总裁孙力在索非亚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MM Solutions的视觉技术融入其智能视觉平台,并通过与芯片端、场景应用端的深度合作,中科创达的智能视觉技术已经领跑全球。
MM Solutions是全球领先的移动和工业图形图像视觉技术企业之一。自2001年成立以来,其在光学和图像处理,视觉算法等领域积累了超过16年的开发和商用经验,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技术专家,并且其与高通、德州仪器等芯片厂商拥有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对成像系统、光学设计、图像处理、视觉方案的系统与架构有深入理解,具有全球领先的图像视觉和AI算法开发、优化和集成能力。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超过60 款拥有卓越相机影像画质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采用了MM Solutions相机影像解决方案及图形图像算法;全球超过5亿 台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成像单元搭载了MM Solutions的图像处理算法和画质调校技术。除了移动领域,在智能汽车领域,摄像头越来越多,MM Solutions的领先的视觉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中科创达此次成功收购MM Solutions,这对我国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孙力认为,中资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解决好与当地民众和当地人文环境融合的问题,是一个企业能够成功的关键。中科创达在此次收购过程中十分注重研究当地的法律和人文环境,并聘请了当地优秀的会计事务所参与,从而得到当地政府、民众的高度支持。
收购也让MM Solutions公司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MM Solutions的总经理达斯卡罗夫表示,未来,能够获得中科创达的更多支持,相信MM Solutions不论从技术、行业资源还是市场等方面都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我们期待和中科创达共同加速全球智能视觉领域的发展。”
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保加利亚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选择,通过此次收购,保加利亚的这家公司搭上了中国发展的快车,实现互利双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驻索非亚记者 田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