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巨人的肩膀上就同时汇聚一群可催化AI新兴技术,包括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算法的突破、大数据与云端运算的加速结合运用、穆尔定律下运算效率的持续演化、各类物联感知系统的兴起, 在万物「可连」与「速连」的平台下,一起点燃蛰伏已久的AI加速器。 让AI以更新的思维(演算架构),辅以内部更高速运算的大脑组织(云端硬件)与更海量的数据(大数据),在探知外部的各种讯息后(IoT传感器),透过自我学习与思考(深度学习)来展现仿人的智能。 AI以人类所认为的思考方式,藉由机器正走进民众的真实生活。
目前的「弱人工智能」诸如语音助理、图像辨识、智能翻译与扫地机器人等,都确实帮助人类解决许多问题,也让生活更加便利有效率,这些数字力量就如同人类分身般,帮助一同分担日常所需的脑力与劳力;而「力道」更强的AI,如自驾车、 工业机器人、智能理财顾问、甚或是人工智能医师或律师,所分担的程度与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更为广大如像自驾车普遍可让车祸事故率降低、工业用机器人可让生产效率提高、 AI理财顾问可提供更理性且获利机率较高的建议、智能医疗可提升医护资源与质量等,让人类真正享受生活。
尤其针对稳定、容易预测且复制的工作,AI甚至可以做的比人类更快且更好,这意味着,无论人类的工作有否被抢走,未来在各种AI普及情况下,我们的工作型态一定会有所改变,这改变不只限于单一领域或产业, 而是具典范转移般涵盖各类专业的巨变。 透过学习,AI正悄悄推动着新一代的工业革命。
在前几次工业革命中,机器或许只单纯地复制人类脑力或劳力,但现在机器或程序已开始学会复制人类的「专业」。 例如金融业以往利用机器来帮助专员做分析建议给客户,机器本身只具储存、运算、搜集数据与验证等辅助功能,但未来金融业可利用已具学习专业能力的智能机器,直接做分析决策。
未来像这样「复制专业」的概念对机器(人工智能)而言,或许就如配置机器模块般自然简单;可能有人会说那是对简单的专业而言,但人工智能的特性就是可以不断学习成长,现在所谓简单的专业,对以前而言是极其困难的事。 在相关技术陆续到位后,相信针对各类「专业」复制化会是人工智能接下来的发展趋势,而其影响层面不仅改变我们工作型态,从而衍生出来的还包括教育、社会、犯罪、甚或法律型态改变,AI无限潜力固然让人类更有效率追求欲望, 但相对改变所产生的成本与风险真是我们所能承受的吗?
无论我们对AI看法是希望憧憬或末日悲观,转动的科技巨轮从不因人类的迟豫而停止,电子通讯不会再回到飞鸽传书,电汽火车也不会再返回跃马扬鞭,保握仅有时间来思考应对这即将来临的智能风暴应该更为实际。 若人脑与计算机之间真如科学家霍金所说,并没本质差别,那么人类最该担心的风险或许不是机器可以如何快速学会人类一切;而是如同苹果执行长库克所提,人类愈来愈像计算机思考,渐渐充满那不具价值、同理心与不计后果的想法,如同机器式思考, 被数字渐渐同化。 (作者是台湾国家实验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与信息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