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在 Micro LED 的策略布局动见观瞻,传出缩编团队的消息也引发业界讨论,从苹果的动作也不难看出 Micro LED 面临的技术挑战,特别是应用于中小尺寸的难度相当高。
事实上,Micro LED 的商用化之路,除了要突破技术瓶颈之外,还必须突破一道高墙,那就是在成本上要能与现有的产品比拚。
在中小尺寸面板领域,目前得势的 OLED 技术已非常成熟,从单位面积价格来看,每吋 OLED 的单价比目前 Micro LED 的单价相对低廉,从研调机构 LEDinside 的图表即能一探究竟。
尽管 Micro LED 短期内在中小尺寸市场实现商用化的难度仍高,Micro LED 在大尺寸领域的机会则相对明朗。从目前大尺寸市场来看,Micro LED 的劲敌 OLED 在 65 吋以上良率仍待突破,从成本结构来看,Micro LED 单位面积的成本与 OLED 的单位面积成本距离已拉近。
LEDinside 表示,除了大尺寸面板市场,显示看板市场也将是 Micro LED 未来颇具潜力的应用市场。未来显示看板若要朝 4K 到 8K 的解析度发展,势必将采用更多 LED 晶片,也将造成材料与制程成本的大幅提升,Micro LED 未来若逐渐克服巨量转移的技术关卡,将能有效提升解析度及降低成本,这也是为什么包括 Sony 与三星都正积极布局 Micro LED 技术。
从 Sony 的布局来看,推出的 Micro LED Display 让市场耳目一新,我们也看到三星试着将 LED 显示幕导入电影院,有别于一般的戏院都是用投影模式,可能对比度不佳,戴上 3D 眼镜后,亮度偏暗等痛点,三星则是推出 LED 显示幕来解决该问题,而这也只是第一步,未来三星将有机会在电影院导入 Mini LED 或是 Micro LED 解决方案。
此外,在 Micro LED 仍需时间技术突破的情况下,许多厂商进而先布局 Mini LED,作为过渡型产品。根据 LEDinside 指出,Mini LED 介于传统 LED 与 Micro LED 之间,因此对于现有厂商来说,许多既有的制程与设备可以延续使用。特别是将 Mini LED 技术搭配软性基板,达成高曲面背光的形式,将有机会率先导入于手机、电视、车载面板,以及电竞笔电等多种应用。
尽管 Micro LED 在小尺寸市场的发展出现杂音,但从国际大厂仍积极突破 Micro LED 技术瓶颈,并且欲将这项技术往大尺寸市场推行的动作来看,Micro LED 的发展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