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热点评测 > 正文

建构车联网的技术关键──通讯系统

如果以系统面区分,车联网主要由下层通讯元件、中层通讯协定与上层应用所构成。通讯元件与通讯协定与目前常使用的 WiFi 或是蜂巢式通讯系统(Cellular)类似,事实上车联网几乎就是由此两大通讯阵营因应车用特性所修改的。车联网除了本身车子装置外,另外需要道路周边基地台(Road Side Unit/RSU)共同配合,经过多年来的研发讨论,在车联网内的专用短距离通讯(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DSRC)确定使用 WAVE 标准,此实体层采用 IEEE 802.11p,而上层协定层则采用 IEEE 1609。目前北美主要以采行 DSRC 标准为主。

除了 WAVE 之外,另一个目前最常讨论的标准就是 3GPP 制订车联网,其主要分为两类:在 R14 以前的 V2X,以及正在讨论研发的 IMT-2020(5G)NR 的 eV2X。在 R14 的 V2X 以融入现行 4G 基础架构(infrastructure)并纳入装置间直接传输(Device to Device/D2D),其优点为不需要大幅变更现行网路基地台与核心网路,可以节省厂商成本。

上述系统遇到主要困难在于现行 LTE 网路的延迟性(Latency),当初制订的目的是为了资料间传输使用,对于车用间最主要的延迟性要求并无着墨。根据爱立信(Ericsson)统计,各国电信商系统 LTE 装置间的延迟性平均约落在 33~75 毫秒(ms),某些最差状况甚至超过 200 毫秒,这对分秒必争关系到生命的高速行驶环境是无法容忍的。

因此比较好的做法是修定现有的通讯协定,加入车联网特殊规格与需求,例如 WAVE 就是修改 WiFi 标准以因应延迟性的改变,这样的作法或许比直接制定全新车联网标准要快和省钱;同时借由新一代通讯系统 5G 即将到来,将车联网必要的特性─超可靠低延迟通讯(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纳入在 5G 标准当中。

在车联网的硬件部分,包含了模组厂商与芯片厂商。芯片除了通讯收发实体层外,也包含了微处理器、记忆体所需要的软件协定。高通(Qualcomm)、恩智浦(NXP)、瑞萨(Reneses)与德州仪器(TI)等目前全球各大系统芯片厂纷纷瞄准此车联网商机,最近的并购案包含高通并购了恩智浦,以及英特尔并购了经营车用安全(Function Safety)的义大利半导体厂商 Yogitech,STM 也与 Autotalk 合作 V2X 芯片。

除了硬件之外,应用软件端也是构建整体车联网的重要一环。电信业者纷纷期待在新的车联网有新的商业模式,例如 5G 来临,目前在 3GPP SA 讨论会议内,电信业者在 5G 的车联网同时制订架构与计费方式有许多讨论,而在最上层的纯软件应用,地图业者、导航业者都将会受益于车联网的全面普及。如高通与松下(Panasonic)电子共同合作发布了下一代车载资讯娱乐系统,此外高通还与奥迪(Audi)、爱立信(Ericsson)、SWARCO 交通系统公司和德国凯撒劳顿大学(University of Kaiserslautern)共同进行了关于蜂巢式- V2X(Celluar-V2X)的测试合作。

台湾厂商目前在车联网芯片发展最为全面的业者如联发科,其在车用市场规划朝 Safety ADAS 与 Telematics 都与未来车联网相关;瑞昱半导体则延伸其在消费端乙太网路过去的优势,聚焦在车用乙太网路上的发展。电信业者台湾大哥大也投入电子化 SIM 卡(E-SIM)在车联网上的应用;中华电则携手客运业者打造车联网的实际应用。成车方面,裕隆旗下的华创车电不让国外车厂继续全盘掌握新一代应用,正全力投入车用电子的开发。另外也有许多公司投入通讯标准间相容与车用电子可靠性测试。 

    

买正品元器件就上天交商城!

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科技圈最新动态一手掌握
每日砸蛋,中奖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