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联想的ideapad Yoga系列产品获得高端变形超极本最多份额大获成功之后,联想对于变形设计产品的信心也由此大增,后续推出的Yoga Pro 2、Flex 14笔记本等都是很好的证明,当然也包括我们今天见到的这款ThinkPad产品线的S1 Yoga。与ideapad Yoga超极本一样,S1 Yoga同样能够实现360度翻转,再加上ThinkPad产品的小红帽以及S1 Yoga独有的“呼吸式键盘”,让这款S1 Yoga自曝光以来便获得了相当多的关注。
在硬件方面,这款产品也同样值得期待,这台送测的测试机配备最新Haswell平台i7-4500U低压处理器,8GB内存以及256GB SSD,可以说在硬件的配置方面十分均衡,处理器除了能够在运算能力上有个较为不错的表现,也同样会给用户带来不错的核心显卡游戏体验。另外面对更加看重显示效果的用户,这款S1 Yoga也并不会畏惧,拥有12.5英寸1080p全高清IPS屏幕让整体显示的效果非常出色。从产品外形设计和硬件搭配上来看,S1 Yoga的确有吸引人的资本,那么它有着完美设计的同时又有哪些不足呢?相信你能够在本文中找到最真实的答案。
外观很Think范儿 全金属机身大气沉稳
在外观方面,ThinkPad S1 Yoga采用全金属机身设计,表面覆盖有多见于高端超极本上的类肤质涂层,手感细腻,从视觉上也能够体现出S1 Yoga沉稳的商务气质。在机身顶盖两角,依旧是熟悉的ThinkPad发光Logo和Lenovo标志,没有其他过多装饰,符合ThinkPad产品在改变外观风格以来的一贯设计。在顶盖颇为醒目的位置,我们看到了硕大的金属转轴,该转轴基于两段式设计,我们在随后会对这款独特的转轴进行更为详细的剖析。
打开顶盖,简洁的镜面屏幕设计非常养眼。在屏幕上方搭载的是720p的高清摄像头,配合ThinkPad S1 Yoga随机自带的一些ThinkPad专属功能软件,能够给用户带来较为不错的使用体验。在屏幕下方的是ThinkPad所惯用的圆形Win键,用户通过按下Win键,可在磁贴界面和传统桌面之间来回切换,尤其是在该机变化为平板模式之后,Win键的方便性会大大凸显。在屏幕下方靠近右侧转轴的位置,是表面有着镀铬工艺的S1 Yoga标志,能够在第一时间给用户传达出S1 Yoga不同于以往任何ThinkPad的身份。C面键盘的整体设计还是与以往我们见过的S230u Twist等机型基本一致的,标志性的小红帽、ThinkPad标志都在该出现的位置出现了,算是在创新的同时保持了ThinkPad固有的传统。
ThinkPad S1 Yoga的长宽高尺寸分别为316.6mm×221mm×18.8mm,在重量方面官方给出的数据是1.58kg,对于一款12.5英寸的小尺寸本来说,这个重量还是稍微偏大了一些,当然如果考虑到该机全金属机身的硬件配备,那么为了牢固和安全性牺牲一点点重量我想还是可以被接受的。
呼吸键盘对于360度翻转产品有意义
在转轴部分,ThinkPad S1 Yoga采用了全新外观的金属转轴,中间有分体设计的转轴看上去非常带感,并依旧能够完美支持两段式屏幕翻转,从而达到360度。不过通过细致的观察、我们发现S1 Yoga的转轴虽然非常宽大,中间还有分体设计,但是实际转轴所产生阻尼作用的部分并没有完全分布在各个与机身接触的部位,也就是说实际上S1 Yoga完全可以不采用分体设计的转轴,如此设计的目的也许仅仅是为了在视觉上显得更加帅气一些,而不会由于转轴过长而变得呆板。
用过ideapad Yoga的朋友都会有设身处地的感受,当机身完成变形成为平板模式下的时候,机身的键盘是朝下桌面方向的,这就会使得键帽不可避免的与桌面进行摩擦,这是选择360翻转设计的一大弊端,许多本来喜欢Yoga而最终没有决定购买的消费者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然而通过可升降键盘与两段式转轴进行机械联动就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弊病,所以S1 Yoga呼吸键盘的诞生对360度翻转这种变形设计的产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两段式转轴和呼吸式键盘不仅炫酷而且实用
转轴很好的继承了ideapad Yoga系列的两段式翻转感受,当用户将屏幕从0打开到180度的时候,转轴实际上是保持固定不变的,此时翻转的是屏幕本身。当用户继续翻转屏幕超过180度时,屏幕将带动转轴共同开始转轴,同时键盘所有功能以及键盘的背光会智能的进行关闭,而键帽周围的栅格开始上升,C面键盘左上和右上部分角垫也会逐渐升高。当屏幕完全翻转360度之后,键盘栅格和C面靠近转轴的2个角垫也上升到最高位置,键帽不再能够下按也不具有任何功能,通过角垫的支撑也完全杜绝了键盘与桌面摩擦的问题。整个功能实现的过程非常复杂同时显得极具高科技,只要所有联动装置寿命有保证,那么用户在S1 Yoga上所体验到的使用感觉想必会是极好的。
屏幕显示效果细腻 抗指纹涂层作用不明显
在屏幕的设计上,ThinkPad S1 Yoga采用了一块12.5英寸1080p全高清IPS镜面屏幕,显示效果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可值得挑剔的。这块屏幕支持主流的10点触控,多点触控在其他产品上可能并不具有特别突出的优势,而在这款支持360度翻转的S1 Yoga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同时屏幕整体的显色效果非常不错,色彩鲜艳细腻,看上去非常舒服。不过对于镜面屏幕容易沾染指纹的情况,添加了特殊抗指纹涂层的S1 Yoga似乎也依然无能为力,在触控过程中残留指纹非常明显,强光环境下还是会影响到用户观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机在屏幕端并没有明显的角垫设计,设计师将整个屏幕B面的外边框塑料软化包裹在屏幕周围,并形成稍稍高出屏幕的突起,如此一来在屏幕完全关闭的时候,这款软塑材质的边框就能够起到完美保护屏幕的左右,也能够较为有效的杜绝键盘摩擦屏幕的现象出现,这个设计无论从视觉上还是从实用角度都是非常靠谱的。
键盘体验保持高品质 触控板体验一般
在键盘的设计方面,S1 Yoga也采用了此前S230u Twist等一些便携机型所采用的ThinkPad键盘。键盘的布局设计相对来说比较合理,在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不妥。只是联想总是喜欢将Fn将设计在Ctrl键以外,这让一大部分用户不太能够忍受。键盘整体的触感方面保持了ThinkPad产品一贯的良好品质,快速输入过程中也不容易出现触操作的情况。小红帽依然出现在键盘的正中央部分,操作手感与之前的产品并无明显差别。不过从小红帽的实用性角度来说,在ThinkPad触控本上小红帽的实用性真的不怎么高,尤其是这款支持360度翻转可以变身为平板的S1 Yoga。
在触控板的设计上,S1 Yoga也同样采用之前比较成熟的一体式触控板,不过就实际的触感来说,似乎并不如笔者在之前的X1、S230u Twist等一些机型上的表现,按键的按压感觉会略微有些粘滞,按键的定位感也并不明显,没有非常利落的感觉。尤其是触控板右键,在正常的操作下经常会识别不到。在触控板的使用感受上,S1 Yoga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特别好的感受。
接口设计较丰富 外接扩展能力尚可
在接口方面,ThinkPad虽然机身比较轻薄达到了超极本的水准,但是依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接口。其中在机身左侧设计有1个USB3.0接口(支持关机充电功能)、1个音频输入输出接口、1个ThinkPad独有的电源接口设计。而在机身的右侧位置则设计有1个USB3.0接口、1个SD卡槽、1个miniHDMI接口以及一个安全锁孔,1个屏幕翻转锁键、1个音量大小控制按键、1个电源控制按键以及一个电磁笔插槽。接口之间的设计还是相当合理的,几个快捷按键设计的位置也是充分考虑到该机360度变形的特点。从笔者与S1 Yoga朝夕相处的几天时间里的使用体验来说,还是相当完美的。
由于这台送测的测试机是S1 Yoga之中的高端机型,所以这台测试样机是搭配了电磁笔的机型电磁笔相对于电容笔的优势自然是可以实现原笔迹手写,一些低配的机型是并不带有该配置的。然而在实际的测试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这款电磁笔实际上在S1 Yoga上是无法运用的,当笔者拿着这款电磁笔在同样配备双模屏幕的Surface Pro上试用的时候则好使,这意味着这台送测的样机屏幕端并没有采用双模面板,略显遗憾,不过相信在正式上市的机型当中不会出现类似这种不匹配的小问题。
性能测试:各方面表现平衡 适合商务人士
这款送测的S1 Yoga,第四代Haswell平台i7-4500U低压处理器,默认主频为1.8GHz,睿频可达3.0GHz,总体来说在超轻薄产品中,这款处理器已经是性能顶级水平。另外该机配备8GB内存、256GB SSD以及拥有不俗性能的Intel Graphics HD 4400核心显卡,整体的硬件配置可以说是颇具看点的,这在综合性能测试中也得到了相关证明。我们使用了PCMark 7对这款游戏本进行了综合测试,最终结果也如同之前料想的一样,令人满意,综合得分达到5174分的高分,这个成绩在各类笔记本产品中都可以占据顶级水平,考虑到PCMark对于SSD的偏重非常大,所以SSD的配备可以说对整机的性能测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处理器性能表现尚可 稍低于预期值
我们使用权威的测试软件CINEBENCH 11.5对ThinkPad S1 Yoga进行实测。CINEBENCH业内公认的一款基准测试软件,在国内外的主流媒体的多数系统性能测试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使用该公司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引擎,可以测试CPU和显卡的性能。其中单颗核心和多颗核心的测试是单独计算得分的,除此之外其还提供了OpenGL的测试。这台ThinkPad S1 Yoga测试机搭载的是i7-4500U低压处理器,在第四代Haswell移动版处理器当中该处理器处于高端定位。在CINEBENCH 11.5的测试中,得到了0.88pts的单核心分数以及2.31pts的多核协作得分,性能相对于预期的2.7pts左右还是要偏低了一些,希望这只是测试机的个别表现。
HD 4400核心显卡性能尚可
在图形性能部分的测试中我们选择了《街霸4》这款虽然有点老迈,但颇具代表性的Benchmark,实际测试中搭载的HD 4400核心显卡基本能够给用户带来一个较为流畅的体验。在1366×768标准分辨率的测试中得到了58.36帧的平均帧数,而即使在1080p全高清分辨率下依然能够保持在37.79帧(基本流畅水平)。整体来说这款核心显卡还是能够基本满足商务用户对于偶尔游戏娱乐的需求的,中等画质运行主流大型游戏达到25帧基本流畅水准还是可以实现的。
日常使用续航5小时左右 比较平庸
在续航测试中,笔者将其设置为节能模式中等亮度,监测系统给出的预估时间为5小时15分。作为一款采用了第四代Haswell平台低压处理器的超极本,这个表现并不出色。要知道目前主流的超极本续航时间一般都能够达到在6-10小时水平,5小时确实并不能承诺给用户一个全天或者工作时间不充电的办公环境。不过考虑到我们在测试中采用了屏幕中等亮度、开启键盘背光等一些耗电设置,如果关闭这些额外的损耗,续航时间会有一个更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