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过去一直是奢侈手表的最大市场,但据瑞士钟表业联合会(Federation of the Swiss Watch Industry)早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瑞士手表对香港的出口额同比大幅下降。
奢侈腕表销售遇冷
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16年出口总额为194亿瑞士法郎(约合194亿美元),是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15个主要市场中有13个已经缩减。这是自2009年下降22.3%以来的最大跌幅。对最大市场香港的出口额下降了25%,跌至24亿瑞士法郎,在4年内累计下降了一半,对美国的出口额则下降了9.1%。
和市场萎靡的奢侈传统腕表相比,智能手表的销量增幅却在大大提升。苹果的Apple Watch引发了一场空前的智能手表热潮,为避免智能手表对自身业务的影响,很多奢侈手表制造商纷纷推出智能手表。
轻奢腕表的智能之路
2017年Apple Watch的营收超过了劳力士,拯救了智能手表行业停滞的危机。对于这个在制表行业仅仅呆了3年的新人来说,给传统制奢侈表业的这一记耳光打的也是够响亮。奢侈品消费者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变革品牌文化,顺应市场,成了传统表业的挑战。
上世纪70年代日本石英技术给制表业带来的颠覆性影响,智能手表也让传统制表业再次嗅到了这种危险气息。瑞士高端手表制造商之一的万国(IWC)在2015年5月推出具有网络适配器的机械表,泰格豪雅(TAG Heuer)推出Connected Modular智能腕表,奢侈品牌LV推出了旗下第一款智能腕表Tambour Horizon,宇舶新款手表将采用安卓Wear OS及高档材质打造......
纷纷加入智能手表大军的传统表业也为消费者打造出全新一代轻奢智能腕表,这些举措甚至向传统制表业展示了如何适应智能手表——就像1983年推出的斯沃琪手表一样,在采用新颖石英技术的同时,也拯救了瑞士奄奄一息的钟表行业。
顶级腕表的冷思考
和轻奢表业相比,顶级的奢侈腕表在智能手表的冲击下却显得尤为冷静。因为它们和智能手表的交集其实很小,面向的高端消费者其实并不在意自己的腕表能不能连得上网,有没有智能元素的加入。就像你不会因为没有WIFI热点而放弃法拉利、保时捷,这一层级的消费者同样也不会为了智能元素而放弃百达翡丽、江诗丹顿。
和智能手表相比,顶级名表和珠宝其实共通点更多。这或许也是智能珠宝这个可穿戴设备中的异类,始终没能在市场上激起波澜的原因。顶级腕表和珠宝的消费行为,可以说是感性远大于理性。
在众多的瑞士手表里,价格越昂贵、品牌就越稀缺,它们的垄断和统治地位其实和智能手表的交集很小,甚至完全属于两个世界。
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并存
数码和智能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总还有些事物是不那么容易被电路板入侵的。这样一片从低向高价慢慢失守的空白,似乎更多的是社会心理在起作用。感性消费的奢侈品世界里,没有值不值得,只有喜不喜欢。
瑞士奢侈品零售商Watches of Switzerland的首席买家马克·图尔森(Mark Toulson)表示:“我同意智能手表现在是奢侈手表的一部分,但却是一个非常小的类别。我认为百达翡丽不会生产智能手表。”
他表示,“智能手表的最佳功能将始终局限于健身或健康领域。监控你的睡眠,计步以及测量心率都是有用的功能,但阅读像手表一样小的东西只是浪费时间。我认为智能手表是对传统手表的补充。毕竟你有两个手腕,为什么不能同时佩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