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第三方调查的数据,iPhone5的整机成本只有1039元,但它在中国市场的售价最低也要5288元,比制造成本高了4倍多。更让中国用户难以接受的是iPhone5在中国的发售价比美国高出了23%。
在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为苹果贡献了79亿美元收入,占苹果总体收入的22.6%,仅次于美国本土市场。即使如此,中国却从不会是苹果产品发售的首选之地,iPhone5在中国的发售时间也比美国晚了整整3个月。
在中国,苹果共有8家零部件供应商,它们2012上半年的利润总额只有1.54亿美元。而同期苹果利润为204亿美元。
很多人士都担忧,美国企业的回迁有可能导致中国制造业出现“空心化”。事实上,连锁反应已经出现,比如苹果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已经开始考虑,在美国进行更多制造业务活动。
在2012年初,《电子工程专辑》美国版发表了一系列“重建美国”系列文章,试图探索复兴美国制造业的可能性;在这个众家电子业者为节省成本纷纷将制造据点移往亚洲的时刻,我们也知道这样的议题恐怕是徒劳无功。
除此之外,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现实以及全球性的“生产破碎化现象(fragmentation of production)”;但我们仍认为,“制造”工程是了解产品设计程序不能被忽视的一个环节。考量到这一点,你也许听说苹果 (Apple)打算投资1亿美元将部分Mac系列产品制造由中国移回美国的信息,并且对该公司的计划深感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