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中国现在有13亿人口,起码有3.5亿个家庭,平均每个家庭在安防领域投资1000元左右,比如,先进的门锁,防盗报警器等,其市场蛋糕也不可限量。事实上,很多人为了保障家居安全用于安防上的投资远远不止1000元。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吸引了很多安防企业涉足家庭安防领域,推出了各种宣称功能强大的产品,比如所谓的指纹锁、生物识别锁等。随着行业需求的提升,智能锁市场发展逐渐繁荣。
行业需求提升,智能锁市场潜力极大
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条件的改善,人们对于家居环境的安全、方便、舒适有了更高的追求。指纹门锁必然成为锁具市场的领头羊。目前,我国门锁市场以机械锁为主,机械锁主要有球形门锁、执手门锁和插芯门锁。而插芯门锁比其它门锁在防盗性能、适用范围等方面优越,故更有可为。但是,必须注意城镇和农村家居门锁需求层次,区别对待。
随着家居、办公条件的改善和商务用房的增加家具、办公锁成为新宠,使得家具、办公用锁的市场越来越大。目前,各类抽屉锁、衣柜锁、箱包锁、橱柜锁、文具柜锁、转舌锁、连动锁、浴室锁、保险柜锁等家具、办公锁需求量极大。而这些锁具又与房地产业、家具业、物业管理等行业紧密相关,花样越来越多、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档建筑发展很快,高档锁具市场的前景乐观。我国锁具行业对锁具高新技术的投入正逐年增大,高档锁的市场需求也逐年增加。特别是发达国家对高档锁具的需求极为旺盛。我国制锁行业中的强手正在抓住时机,及时进入高档锁市场。深圳市天防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机电转换装置”、“无孔锁”、“万能互换”等专利技术,促使第一把万能互换(自由匹配德国锁、苏伯蒂洛、王力、小帅、保德安、土耳其卡列等各种机械锁)指纹锁诞生,与全球最大制锁业巨头ASSAABLOY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为其中国指定供货商;与国内防盗门第一品牌盼盼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等等。其他国内制锁企业也纷纷开发出如IC卡电子门锁、电子密码锁、加密型磁卡门锁、楼寓对讲防盗系统、阀门锁等。还有的企业正在开发指纹锁。因为高端锁具技术含量高、更加突出人性化、个性化的特点,所以产品利润也比较高。加上锁具产品换代速度加快,高端锁具将逐步成为锁具中的主流。
锁具市场青睐高端智能锁
目前,中国锁具行业年销售额约为400亿元,产量为19亿把。据海关统计,制锁行业在“十一五”时期的年均出口增速达到31%,是五金全行业平均增速的2倍。2011年上半年,锁具出口额为20.82亿美元,同比增长15.9%,按此推算,全年出口额约在46亿美元左右;锁具进口额2.73亿美元,同比增长16.2%,预计全年进口额将达到5.5亿美元。
锁具行业进口额的增加和国内市场对于高端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使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将会给国内企业带来巨大挑战。而我国制锁行业加工装备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相当差距,中低档机械锁仍是主打产品,缺乏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足。为此,我国制锁企业应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提高行业整体水平。要重视产品质量,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提升员工素质方面多下功夫,用过硬的产品迎接挑战。
目前,技术及科技含量较高的智能锁,包括密码锁、IC卡锁、指纹锁等由于其独有的方便性,以及技术的逐步成熟,在市场应用方面已逐步赢得中高端消费的认可,并取得了一席之地。
而采用生物识别技术的指纹锁,更由于指纹的唯一性、不可复制性、易携带、不忘记、不丢失的特性,拥有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综观中国锁具行业,德系指纹锁属于复活气力。其产物表面传承了德国后包豪斯气势派头的简便计划,以德系稳固的技能和良好的制作为最大上风,代表品牌为DESSMANN(中国)。几年前,刷指纹消耗的方法在德国风行一时。经由过程在技能端更进一步的开辟与运用,德国对付指纹辨认技能的操纵曾经相称成熟。
在锁具市场上,德系锁专一于高端智能锁范畴的开辟和运用。在技能上这类产物是集电子、机器、软件、光学、生物辨认于一体的综合性产物。极具运用性的人机对话界面因此DESSMANN(中国)为代表的德系锁的最大特点,利用者经由过程安置了大液晶屏的人机对话界面即可快捷相识产物利用方法等信息。
结语:
整体而言,中国制锁业相对国外先进的技术落后不少,且锁具生产商以中小企业为主,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严重。一些小企业设备落后,尚处在纯粹的机械制造阶段,离集光、机、电一体化的新型锁具领域距离尚远,给整个制锁行业带来了质量难以提高的隐患。锁的互开率高、防范性不强也造成了许多消费者的不满。
锁具行业的创新,需要企业转变观念,改变以模仿为主的想法,掌握自主技术,加大设备、技术、研发的投入和专利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企业应注重提升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以此改变自身处境,抢占中高档市场份额,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许多锁具企业处于“淘第一桶金”的过程中,根本无暇顾及培育品牌。时间短、起点低,与国外拥有百年历史的品牌相比,中国年轻的品牌自然“底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