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观点:近年来,“盗刷银行卡”案件屡见不鲜,低成本的磁条卡便成了集中锁定的对象。因此,越来越多的市民更亲睐使用金融IC卡(芯片卡)。但市民若在银行把磁条卡换成金融IC卡就没那么简单了,屡次遭到拒绝。这到底为几何?
金融IC卡,又称芯片卡,是指以芯片作为交易介质的卡。据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工农建中四家国有银行广东省分行涉及克隆银行卡的投诉达1280件,涉及金额2919万元,与2010年相比分别增长9倍和5.7倍,2012年仍呈高发态势。随着克隆卡盗刷案件出现上升趋势,部分银行陆续对市民手中的磁条银行卡更换成新一代标准的PBOC2.0IC卡。

市民更换芯片卡,结果却出人意料“遭到回绝”。按理说,这原本该是一件很顺利的事情。但据市民梁小姐介绍:“跑了好几家银行,竟然没有一家能办芯片卡。”由于磁条卡极易被复制,安全性不是很高,当银行开始推行安全性高、不易被复制且卡片容量大的芯片卡之后,就有很多市民想把磁条卡换掉了。梁小姐说,她分别找到这些磁条卡的发卡行,不料均被告知,目前暂时不能办理芯片卡,具体发卡时间也不确定。
尽管金融IC卡推行如此缓慢,但不得不承认这亦是银行卡历史发展的进步。据一家国有银行卡部的负责人介绍,金融IC卡的推行速度,与制作成本有着密切关系。和区区几毛钱的磁条卡相比,最初制作金融IC卡的成本大约达到了20~30元。当时有专家预计,若把存量磁条卡更换完毕需要数百亿元的投入。但随着技术的成熟,以及发卡量的增加,每张卡的成本缩减到10元左右,然而这10元的成本,大多银行也并不想承担。
如此看来,阻碍金融IC卡大量发行的主要原因来自高额的成本和费用问题。与传统的磁条卡相比,虽然金融IC卡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然而,目前国内通行的磁条卡交易系统与芯片卡无法兼容,因此芯片卡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改造成本的分担。据了解,目前只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等少数国有银行推出金融IC芯片卡。
以上资料由www.cecb2b.com元器件交易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网址。(晓远)
热门IC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