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电器、电容器、覆铜板、磁材行业,不少元件百强企业对其侧重的应用领域有所转移,从传统家用电器行业逐渐向技术含量更高、品质要求更高的数字电视、通讯、汽车用电子领域转移。
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基础的电子材料行业除了在品质、性能方面跟进下游市场需求之外,有责任、有义务研发新型绿色无害化材料。终端电子产品的绿色保证来源于上游电子材料的绿色、无害化保证。安际林也表示,满足ROHS指令是上海京瓷有限公司选择供应商的重要指标。西安科耐特科技有限公司早在2003年ROHS颁布之际,就开始着手“绿色供应链”建设,在2005年,已建立了畅通的绿色供应链。因为国内出口产品要跟国际产品达到统一要求,所以两者在绿色指令上处于同一起跑线。但是供应国内企业使用的基础元器件、材料在绿色无害化方面表现参差不齐,相信随着《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出台,我国工业制造中的绿色环保理念会深入落实。她还指出,部分供应国内企业使用的电子元件产品,因为其客户的企业定位是全球化视野,向国际公司靠拢,所以这些客户对有毒有害物质控制方案严格,如海尔、华为、中兴等,这推动了元件与材料供应商建设产品的绿色无害化质量保证体系。
延伸产业链抗风险电子元件行业一大特色就是只有规模才会产生效益,典型的规模经济。这几年,电子元件行业内部提出“做大做强”口号,此届元件百强企业的总体规模较上一届有了较大提高,企业在投入、资产、规模、销售收入等方面不断扩大。而且国内元件企业为了降低上游原材料涨价带来的风险、攫取终端品的高额利润,已开始了“垂直产业链布局”。
材料升级整个电子元件行业已开始了新的产业布局,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纷纷开始动作,尽管细节方案各不相同,但能感受到整个行业定位已向中高档市场倾斜。产品结构开始调整,产品绿色无害化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元件结构、性能、寿命、品质要求进一步提高,相应的,下游元件对上游关键材料的高技术、高品质需求进一步紧迫。尽管目前我国电子材料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产业规模较大的行业,但是大部分高端材料,如硅材料、钽粉、钽丝、框架材料、电子陶瓷、超薄玻璃。多数电子材料企业规模不够大,低端市场重复建设较多,恶性竞争严重,且高端市场产品投入少,产业发展配套设施不足。这些因素凸现了电子材料行业实际情况与下游产业需求矛盾有着扩大趋势。
除了研发生产新产品,铜峰加强了其对海外市场的扩张力度。以期拓展新市场,释放公司产能;此外,铜峰加强公司内部管理,以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保持利润率。同时,为了占领市场,缓解行业供大于求局面,铜峰在下游相关产业加大布局。据了解,铜峰扩大了集团空调电容器与电力电容器生产线,预计今年公司内部可消化聚丙烯薄膜2000吨。
在低档电子材料领域,我国已经具有相当的产业能力和产品竞争力,但是在高端产品上,我国的企业,无论是技术,还是产业规模都和国际先进水平具有一定差距。随着下游电子元件行业需求升级,电子材料产业也需要升级换代。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翁学礼理事长表示,虽然中国的电子材料产业存在许多困难,还处于竞争劣势,但是相信在下游巨大的需求拉动和半导体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下,中国电子材料市场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