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当日韩双方早已在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上有所创新之际,中国面板厂商还在为自主生产的55寸、110寸大尺寸液晶屏而沾沾自喜。日本、韩国面板厂在OLED整机产品上的推动速度让中国企业始料未及。我国企业再也不能用过去的液晶产业周期来衡量现在新技术的发展周期了,否则中国企业将会一直处于液晶发展劣势。
在互联网和高科技日益发达的时代,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更是让人无法预测。在三星公司对外发布分拆LCD业务集中发展OLED、LG计划今年上半年将投资第8代OLED生产线之后,日本索尼公司18日也对外发出消息称,将同台湾面板厂友达合作生产下一代OLED电视机,为后LCD电视市场预先布局。
日韩在新品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仅仅是为了保住自己在市场上的一席之地。就在此时,中国面板厂商还沉浸在能自主生产55寸、110寸大尺寸液晶屏的喜悦当中。从技术的角度讲,根据京东方方面的介绍,OLED与LCD相比,两者只是在工序上有一个环节的差异,而且包括京东方在内的国内面板厂也在OLED技术上有布局。
同时,日本与韩国之间也存在着剧烈的技术竞争关系,但这并没有制约着其双方的发展。中国企业也因顺应潮流应运而上,致力发展相关技术产业。针对京东方亦有220亿的鄂尔多斯第5。5代AM-OLED项目,然而业内认为,这个投资200多亿元的新项目,却不得不面临技术专利、产业配套和未来产能放大带来的盈利压力等问题。此外,成都长虹虹视、昆山维信诺、顺德彩虹等在中小尺寸OLED领域布局,广州创维华工、顺德彩虹也开始建设4。5代中试线。
在产品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情况下,企业要先抢得市场先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据悉,三星、LG已大面积进行OLED产品试水,业内相关人士认为留给中国企业在液晶上的机会只剩三到五年,届时液晶价格将大幅跳水。与此同时,国内面板关税上涨,国外新技术不断冲击,看来中国面板界又要面临一场革命浪潮了。
以上资料由www.cecb2b.com元器件交易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网址。(远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