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成都中心城区餐馆废弃物的集中收集率将达76%,并建立全市标准统计的餐厨废弃物信息化动态管理平台。以后,即使一桶“潲水油”从收运时间到进厂处理过程等数据均将实时监控。昨日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获悉,日前,成都出台了《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中西部循环型城市的样板。据悉,这是成都首次对循环经济进行专项规划。
餐饮废弃物哪去了?平台实时监控
“静脉产业”是废弃物收集、再生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产业的形象称谓,近年来成为一个发展壮大的新兴产业。此次出台的《规划》提出成都将培育新型“静脉产业”,《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成都将推进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到2015年末,中心城区餐饮业废弃物集中收集率达到76%。
不仅如此,还将建立全市标准统一、资源共享、功能完备的餐厨废弃物信息化动态管理平台,实现餐厨废弃物产生源的定位和餐厨废弃物收集量、收运路线、收运时间、进厂处理量、处理过程、污染排放参数等数据的实时监控、记录和共享,使成都市餐厨废弃物监管工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根据《规划》,到2015年,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31%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10年降低1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9%,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提高到90.6%,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1%。
鼓励建90平米以下“蜗居”开发立体空间
此次出台的《规划》提出了推进土地资源高效与集约利用、促进水资源节约与安全利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培育新型“静脉”产业、推广清洁生产方式、倡导绿色消费和加强循环经济基础能力建设七项重点任务,形成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格局。
其中提到,“十二五”期间,成都将从城镇建设、工业建设、城市立体空间建设和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四个领域整体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到2015年,完成土地整理300万亩,新增耕地面积30万亩。到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95平方米,中心城区城镇建成区面积控制在435平方公里。鼓励建设90平方米以下中小户型,合理开发城市立体空间,加强农村宅基地整理示范村建设。
首次专项规划建中西部循环型城市样板
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出台的《规划》的出台,是成都首次对循环经济进行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法规规章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中西部循环型城市的样板。
成都将通过提高水资源再生能力与循环利用效率,加强工业用水、建筑用水、市政设施用水、农业用水等再生水利用系统的建设,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规划实施“百湖”工程。另外,将实施清洁生产强制审核,并推广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到2015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氨氮排放和氮氧化物排放较2010年分别减少3.9%、6%、5.5%和14.9%。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或超过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规划》提出,培育和建设金堂节能环保产业园等七个循环经济先行示范园区,确定了29个对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示范项目。为此,成都还将设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基金,政府各类相关专项资金将向循环经济项目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