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星发生的大事应该是,有关三星公司因为对旗下新款液晶电视取名为“LEDTV”,因此被英国AdvertisingStandardsAuthority(简称ASA,英国AdvertisingStandard-sAuthority,简称ASA。该组织负责广告行业的标准认定和监督,大致类似于中国国家工商行政总局的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判为违反了该国的广告法事件。
三星今年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了多款采用LED背光的液晶电视、液晶拼接屏,这种电视从严格意义上说只是将传统液晶电视的背光源改为LED光源。而不是将LED直接制成成像的元件。英国ASA介绍,三星的“LED电视”并没有全部采用LED元器件,这可能导致消费者理解错误,这种命名也违反了ASA对广告真实、明确、无误导的原则。
据悉,三星公司近期将在英国的所有广告中修改相关用词。针对三星LEDTV在英国“触礁”,国内有媒体记者采访了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郝亚斌。郝亚斌的看法是:“首先LEDTV的叫法严格来讲不是很准确,它还是属于LCDTV,只是发光源有了改变,也还是LCD液晶电视范畴。”
LEDTV与LCDTV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据专家介绍,LED(LightEmittingDiode)翻译为发光二极体,一般都简称LED,它是利用磊晶成长技术及半导体材料制作的发光元件。相对于采用CCFL发光模式(冷极灯管)的电视机,LED用的是自主发光的二极管、晶体管。其优点是体积小(所以可以达到组装后,厚度薄特色)、寿命长、坚固环保,而且确实省电,号称可以比CCFL至少要省50%以上。但也有网友评价所谓的“LEDTV”时认为,“真正显示的还是——液晶,后面的CCFL、LED、HCFL模组,只不过是让它发光而已,把前面的液晶面板拆掉,你看到的只不过一堆灯管、LED灯泡而已。”
业内人士称,相比三星LEDTV,中国彩电企业的做法显得科学谨慎。比如,海信的产品称“蓝媒LED液晶电视”,博视称“BSV液晶拼接”,创维称“酷开LED液晶电视”,TCL称“超薄LED液晶电视”。最为难得是,比起三星等外资企业推出的价格高昂的“LEDTV”,海信、创维、康佳、TCL、BSV为代表的几乎所有的彩电国内厂家,早已将42英寸LED液晶电视的价格从此前的2万元下调到1万元左右。价格之所以能降下,是因为对比LCD时代国产品牌“缺芯少屏”的窘迫,创维、海信、TCL、BSV、康佳等企业无不早早备战LED电视。记者了解到,创维、康佳分别在深圳石岩和江苏昆山建立自己的LED背光模组基地。海信电器总经理刘洪新告诉记者,“目前海信研发重点也已全面向LED领域转移,预计两年内,海信在城市市场主力销售产品将全面升级为LED液晶电视。”显然中国彩电企业为了避免重蹈平板电视初期“缺芯少屏”的尴尬局面,已经开始在LED液晶时代提前在上游开始布局。

据相关研究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到明年LED电视零售量将达298万台,LED电视零售量将达1080万台,显然中国市场有望提前进入LED液晶电视时代,在此之前中国彩电巨头将继续在产业链的上游打好基础。所以,中国消费者大可不不必如此前LCD开始上市那样崇洋媚外。
据了解,在英国ASA的干涉下,英国的电视台已停播三星的LEDTV的广告,三星也已经修改了其在英国播出的广告中的用词。而现在的问题是,在中国三星同样推出LED背光液晶电视、液晶拼接屏,同样也叫“LED液晶电视”、“LED液晶拼接屏”。不过截至英国电视台停播三星的LEDTV的广告,中国三星并未做出反应。对此,笔者对多名行业人士了解了看法。
大部分国内行业专业人士认为,其实LED液晶拼接屏来命名是根据液晶拼接屏的独特性。目前LED背光这一独特性是液晶拼接屏产品的很大卖点,据此命名并无欺骗意思。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液晶拼接屏”这个名字就是根据特性液晶来命名,其它还有“等离子拼接屏”以等离子特性。行业人士普遍认为,三星命名方式不会再国内引起反应,之所以在英国反应强烈,应该属于文化差异造成的。但是通过这一次三星命名事件警示了液晶拼接屏厂家命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