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安防信息 > 安防及周边设备 > 正文

武汉市视频监控系统通过专家组验收

  武汉市视频监控系统通过专家组验收,遍布全市的25万个视频监控探头正式启用。武汉主城区平均每平方公里的探头数目超过500个。记者在监控现场看到,“有的监控探头传输画面的清晰度,甚至达到了电视直播水平”。

  还有个人隐私权吗?上公共厕所可得注意点儿!不文明随地大小便者注意点儿!小偷没得躲了。然而更多的网友质疑其造价属天文数字。总投资2.98亿元是指5000个一类市级监控点的造价,那么,整个监视系统25万个摄像头的造价又是多少呢?当然一定会超过这个2.98亿。这其实只是初期投入的数字,将来的维护资金又将是多少呢?新增的设备又将投入多少呢?以电脑系统为例,升级换代也只是三五年为“代差”,监控设备的更新换代也差不多三五年。有网友问会不会直接接入人脸识别系统?以现在的监控设备更新换代的“代差”来看,完全可以在几年内实现。那么,到时候的再次更新换代又该花费多少钱?现在是电视直播水平,将来可是高清甚至3D时代,如此以来这套监控岂不就是永远填不满的巨大财政之坑?

  然而,监控系统再怎么清晰再怎么科学,能够代替民警来实现治安吗?能够代替人民群众的群防群治来实现治安吗?若犯罪分子头上有个标签或者电脑自动识别系统,一动则报警,当然再有效不过,然而再怎么先进的设备,却仍然没有达到“心灵控制器”的级别,还不能识别犯罪分子。那么这就带来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即,“天眼”监控系统有效,但有限。天眼监控系统背后站着负责监控的民警,这部分警力将不会投放到治安一线,除了财力的巨大投入之外,就是人力的巨大投入。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之“死角”,恰恰是不能与人民群众取得联系——你不可能通过摄像头来采集人民群众对治安的想法,也不能搜集治安隐患所在,那这样的“天眼系统”又有多大的作用?

  某些城市正在患上“摄像头依赖症”,并且患此症者正在呈漫延之势。平均每平方公里的“探头”数目超过500个,你每平方公里上5000个摄像头就能彻底扭转治安局面吗?如果是,那上设备就是了,还要警察干什么?如果不是,还要依靠一线治安民警的力量,还要依靠人民群众的群防群治力量,否则就会步入“摄像头依赖症”的“死角区”——这本身就是个巨大的误区。

  每个街道每个小区乃至每个楼座每个楼道再到每个家门口都安上摄像头,是极致了吧?然而现在就可以断言仍然挡下住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因为不可能实现每个摄像头前站一个警察即时值勤。不仅时间上存在空档,摄像头外本身也存在死角,因此说,即便每个人头顶上都顶个摄像头也不会产生预想的治安作用。

  谁才能给城市治安一双“慧眼”呢?仍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位人民群众。放着如此“慧眼”不用,却去钻摄像头牛角尖,这是不是典型的“摄像头依赖症”?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