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行情中心 > 正文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规划年底出台 锂电池产业快速扩张

  近日,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已经报送国务院,进入最后审批程序,将于年底前出台。

  根据该《规划》,在未来十年,我国将投入1000亿元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到2015年,中国将达到50万辆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届时将需要1250万千瓦的锂电池,对于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的锂电池来说,无疑迎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或许作为这一利好的回应,8—9月报价平稳的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又再次上涨。而在资本市场,大量资金正在涌入锂电池产业。从外资来中国设厂到中资出国收购矿山,对锂电池的“掘金”已经展开。

  自2009年初,国家将新能源汽车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后,政策利好的前景使锂电池产业在尚未成熟之时,已吸引数百家企业染指,锂电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遍地开花”。目前,国内从事锂电池业务的公司由前年150家激增到600多家。

  但是,锂电池投资热潮的背后,也引发多家上市公司炒作概念。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曹国庆向记者透露,目前国内做锂电池的厂家表面上有数百家,可真正具备整套动力电池生产能力的只有20—30家。

  业内人士表示,锂电池行业上游门槛高,下游门槛低,有实力的去做上游,小资本去做下游。但很多企业并非是看好其前景去做的,而是炒作概念圈钱。“做锂电池不仅需要资金,更需要技术,现在大多国内的公司都无技术可言,只是简单的拼装。”曹国庆说。

  产能快速扩张

  “中国锂电池投资恐怕是过热了,现在一投就是两三个亿,这么多的资金投进去,却没有产出,都是空的。”专注于车用锂电池生产的苏州恒正科技公司董事长董明表示。

  董先生的担忧不无道理,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发布的报告称,在一系列投资下,2015年中国动力锂电池产能将达到39亿安时,而2015年,中国乘用车EV/PHEV和电动商用车需求在12万辆左右,需消耗锂电池约9亿安时,仅占当期产能的23%。

  而有消息显示,2015年前,锂动力电池投资仍将大步向前。北京普莱德、上海捷能等整车厂参股企业的锂电池生产基地在3年内将投产;力神和波士顿能源近期将在重庆启动动力锂电池生产基地建设;万向、锂源、比亚迪等企业均已公布产能扩张计划。

  “锂电行业的下游是电子产品以及锂电动力产品,比如电动汽车。而未来锂电市场的需求更多将是来自于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的需求。”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锂行业专家张江峰说,“对于锂电的开发,我国目前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经验,而对于电动车的开发和应用则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时期内,如果过多的投入锂电领域,将造成整个产业链的失衡,使得锂电产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危险。”

  湘财证券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预计我国碳酸锂产能扩张在2012年至2015年之间最为凶猛,而电动汽车在2015年以前都处于产业化的早期,量产规模不足以消化碳酸锂的产能扩张,时间上的不匹配导致供需结构性过剩不可避免。

  外资也来华设厂

  这股锂电热不仅吸引了国内企业的关注,外资也纷纷涌进中国开设工厂,分食锂电池产业“蛋糕”。澳大利亚银河资源公司近日宣布,将投入1.34亿澳元在江苏张家港市建设一家中国最大的碳酸锂工厂,预计今年底开始调试,明年年产1.7万吨含量99.5%以上的电池级碳酸锂。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