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傍晚,道外区南五道街一户民宅发生液化气罐爆炸,并引发火情,一名独居老人被困室内。消防队员赶到现场将老人救出后送往医院抢救,但老人仍然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连日来,独居空巢老人的居家安全如何保障问题,成了市民热议的话题。
据了解,12日傍晚,道外区南五道街居民楼突然传来一声巨响,随后冒出大量浓烟。听到声响的邻居急忙报警,随后消防人员赶到将火扑灭。一名独居老人被困在屋里,消防战士将老人背出后送往医院救治,但老人因伤势过重去世了。据勘察,爆炸原因可能是液化气罐气体泄漏所致。
今年4月,香坊区珠江路一名71岁的独居老人在家中突发脑出血,因发病较急,身边又没有家人,老人无法得到及时抢救治疗,等到被人发现时,已经去世多时了。
64岁的李阿姨老伴去世多年,儿女们都已成家,她一直独自生活。李阿姨说,她每月的退休金足够生活,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除了怕火灾等意外事件,她还很担心突发疾病。老人说,现在很多老人得脑出血、心肌梗塞,这些病发病快,如果不及时抢救,很可能就没命了。这对于空巢老人而言,是最大的不安。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空巢老人跟李阿姨一样,生活上不用操心,但感觉最无助的就是缺乏“安全感”。尤其是一些住在新城区的老人,楼上楼下邻居都互相不认识,更难指望遇到突发事件时能找到人帮忙了。
记者从市老龄委了解到,目前我市60岁以上老人已达123万,占全市总人口比例12.7%,这标志着哈尔滨已步入老龄社会。到目前为止,全市有53.9万老人独守“空巢”,占全市老年人口数量的47.8%。2008年5月,我市推出了以社区为单位,由政府买单为符合条件的独居老人提供照料、医疗保健、法律维权、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精神慰藉等6类服务,这种居家养老的服务形式受到独居老人的欢迎。但能享受到这种服务的老年人少之又少。此外,我市一些社区相继推出“十五分钟生活圈”、邻里间安装爱心门铃等方式,对部分空巢老人提供生活帮助。对此,老龄委相关人士称,养老涉及物质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如今很多老年人物质生活已经不是问题,但对于安全保障的需求却十分渴望。
保障空巢老人居家安全,绝不是靠社区、邻居等几个人可以解决,而是需要更多部门参与,为老人提供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减少老人的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