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焦点新闻 > 正文

节能灯质量堪忧 产业巨头上黑榜

<strong>    观点:随着绿色革命的兴起,绿色照明正在走进千家万户,参与厂商日益增多,整体规模也日益增大。然而质量问题却随之浮出水面,不少照明厂家身陷“质量门”,其中不排除一些声名显赫的雷士与飞利浦,以此加剧了国内节能灯的市场乱象,长此以往,该市场将令人堪忧。

    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节能灯市场容量很大,市场价格高出普通白炽灯2倍,吸引了各路厂家。但我国没有针对节能灯的强制性标准,因此导致了整个行业监管无力,鱼龙混杂,质量问题频频出现。

    市场抽查 两大巨头上黑榜

    日前,北京市消协公布一份对市场上随意抽取的节能灯样品进行抽查中,仅有52.83%的节能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飞利浦与国内节能灯巨头雷士照明纷纷登上黑榜,数据显示,在对飞利浦一款5瓦节能灯的检测中,12个样品的实际功率均在6.1至6.4瓦,超标至22%至28%,实际功率超标就意味着这种节能灯比标注值更费电,而此次雷士照明登上黑榜也因实际功率超标,由此足见国内节能灯行业之混乱。

    节能灯市场乱想溯源

    据了解,节能灯对技术要求比较高,制造工艺要严,检验手段要齐全,这些都增加了成本。一些国际品牌为了降低运营成本,都会外包一些生产订单给中小型下线企业,或者直接将品牌出租给国内厂家,由国内厂家贴牌生产、出货。然而,就这样层层外包生产的结果就是,最终生产产品的厂家,基本从加工费中已无法获取利润,自然会选择低价低质的配件,以降低原材料成本来获取利润空间。产品技术、产品质量标准等等就成为了形式上的存在,大家都心照不宣。

    据行业内人士介绍,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偷工减料已经成为一些企业维持生存的选择,利润丰厚,价格高,质量却参差不齐正是当下我国节能灯市场的发展现状,这些企业的行为不仅伤害了消费者,也成为国家节能大政中的障碍。希望这些节能灯生产企业严格自律,不要因小失大。(作者:小侯)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相关阅读
关键词: 节能灯 雷士 飞利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