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安防信息 > 监控系统 > 正文

绿色食品向网络化推进 田间地头装监控

    4月15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事关市民健康的头等大事,目前很多市民在选购蔬菜时,多会选择带有“绿色”商标认证的蔬菜,确保使用放心。今天上午,从青岛市绿色食品协会了解到,我市有134家食品类企业获得“绿色护照”,“绿色”认证的菜正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和认可。同时,我市绿色食品正向网络化推进,在将来带有“绿色护照”的产品田间地头将有全时摄像头,市民通过网络平台可随时观看到蔬菜的种植、加工过程。

    市民可在电脑看“菜地”

    “平日里这些绿色认证的蔬菜虽然能买到,看着挺放心的,但它是怎么样种植加工才能让我们放心?”目前市民在购买蔬菜等食品时,最为关注的就是蔬菜的质量、安全。

    从市绿色食品协会了解到,近期青岛市绿色认证企业正在试点网络监控系统,品牌蔬菜的田间地头将被加装监控摄像头,市民可通过网络平台,观看实时的监控视频,以了解田间地头蔬菜等食品的成长、加工过程,市民便可放心使用绿色蔬菜。

    市民吃菜开始追“名牌”

    “菜贵点倒不是大问题,关键是吃着放心。”今天上午,在香港路某超市蔬菜区看到,很多标有绿色标志的蔬菜售价明显高于普通蔬菜,例如500克的黄瓜,带有绿色商标的比普通的要贵出2元多,而前来选购这种“带标”菜的市民并不少,多数市民都表示虽然价格高点,但吃了图个放心。

    从绿色食品协会了解到,像“马家沟芹菜”、“大泽山葡萄”等带有绿色认证的地方特产,已成为广大市民餐桌上的常客。而这些“名牌”蔬菜的特点就在于“原产地、原生态”的基本理念进行调研和专业打造,已形成完整的“公司+基地+农户”的绿色食品产业链。

    “绿色护照”把关安全

    “市民在选择蔬菜等食品时,最关心的就是产品质量,而我们通过标准制度,为市民把关这些产品的安全。”市绿色食品协会会长于福顺介绍说,目前,青岛绿协企业和个人会员已达269个,基本涵盖了我市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骨干知名企业及从业人员。

    据了解,青岛市已有134家食品企业拥有了这样的“绿色护照”。“使用绿协商标的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组织生产,绿协对使用商标的产品进行常年质量跟踪,并进行实地检查,确保“绿色护照”产品质量零缺陷。”于会长介绍说。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