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电视凭借其材料自身所带有的优势,早已被各大家电巨头看好。在O显示屏电视领域,最早涉及OLED产业厂商之一的索尼,曾一度推出过多款OLED小尺寸显示设备,并于2007年率先在全球推出11英寸OLED电视,因价格过于昂贵,造成滞销,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而索尼一直没有找到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索尼在今年3月底宣布,停止OLED电视在日本市场的生产和销售。
记者日前获悉,由集团与华南理工大学共同投资的广东省OLEDLED产学研合作平台暨广州新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已在广州宣告成立,这一动作被业界视为是中国大陆国产彩电企业吸取液晶电视产业的教训,与外资品牌争锋抢滩OLED,积极布局产业链上游的重磅举措。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有机发光显示)被称为新一代显示技术。与目前主流的TFT-LCD相比,OLED具有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超轻薄、耐低温、色彩丰富、耗电量少,可实现柔性显示等优点,日益受到业界的关注。据了解,目前,OLED主要集中在小尺寸产品上,比如MP3、MP4、手机显示屏等,大尺寸高世代OLED产品需要TFT技术(TFT驱动的OLED称为AMOLED)。
不过从全球来看,与AMOLED配套的高世代TFT基板技术还未成熟,无法实现大尺寸AMOLED显示。此次在美国举行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CES)尽管有部分外资品牌推出了OLED电视,但也仅限于小尺寸段。
但是,在手机显示屏和MP3、MP4等中小尺寸显示领域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超过200家厂商陆续进入OLED材料、生产设备、技术研发和大规模生产,一些产品已经批量上市,主要发展国家(或地区)为韩国、日本、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特别是进入2009年以后,AMOLED市场增长趋势更加明显,全年AMOLED出货量可达7560万片,市场收入可达8.4亿美元,比08年增长36%。据DisplaySearch估计,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OLED产业将更快速地发展,市场营收的平均每年复合增长率可达到33%左右,到2016年,市场规模可达到55.9亿美元左右。
目前OLED两大主要应用市场为显示和照明,其中又以显示应用发展较为快速。现阶段已经有许多手机、MP3、数位相机、车用显示器等等消费性电子产品,导入PMOLED面板或AMOLED面板。尤其在品牌大厂如Sung、Nokia、HTC等大厂陆续推动下,采用AMOLED面板萤幕的高阶手机应用正蔚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