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行情中心 > 正文

汽车安全将向"零伤亡"迈进

    汽车安全一直都是市场关注的话题,不论是汽车厂商、零组件供应商或是消费者,对行车安全问题的关注从来没有减少过。汽车安全性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大到专用的安全配备,小到每个零组件、每块钢板,每个焊接点甚至是焊点的位置等都是关键。从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包括被动安全、主动安全、主动安全功能整合,再到主被动安全功能的整合,汽车安全正不断朝向“零伤亡”的方向前进。

  随着汽车生产活动复苏和传感器元件供应商重建库存,汽车微电机系统(MEMS)传感器市场将在2010年增长到最高纪录规模。

     汽车传感器作 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源,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也是汽车电子技术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一辆普通家用轿车上大 约安装几十到近百只传感器,而豪华轿车上的传感器数量可多达二百余只。汽车传感器在汽车上主要用于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车身控制系统和导航系统 中。

    专家指出,从1990年代初期,汽车安全气囊大量采用MEMS加速度计开始,就顺势推动MEMS的第一波发展浪潮。事实上,MEMS对于提升智慧汽车主动安全,有非常关键的地位。而车身主动安全系统的强制性法规,也将进一步带动车用MEMS感测器的普及率,特别是在电子车身稳定系统(ESC)以及胎压监测系统(TPMS)等部份。美国将在2012年强制规定汽车加装电子安全系统;欧盟也将在2014年强制规定胎压侦测系统(TPMS)的安装。

    据了解,使用加速度计来感测倾斜度的电子式煞车系统(EPB)也会继续成长。而前保险杆内装设加速度计或是压力感测器来侦测撞击力道,藉以保护行人。另外,微辐射热感应(microbolometers)可支援夜视系统、MEMS振荡器强化倒车监视镜头等,未来都可提供行车更强的保护能力。

    专家认为,未来MEMS感测器的发展趋势,将是减小体积、增加可靠性和提高灵敏度。智慧汽车可藉由下一代感测融合(sensorfusion)技术,是运用感测讯号并结合应用演算机制,来提升既有感测系统的效能。换句话说,一个“感测器融合”或“系统级封装”的感测新时代即将到来。主动、被动安全系统的整合为汽车产业带来了全新挑战,未来预计可以透过将过把不同感测器整合进单一封装中,例如将陀螺仪与低加速度感测器(LowGSensor)整合,来提供车用安全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中国也将在汽车MEMS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与美国或欧洲汽车相比,中国中低档汽车中的电子内容是前者的50%左右甚至更少,但传感器的份额将稳步上升,最先用于动力总成应用之中,以降低污染中国城市空气的碳排放,然后作为安全传感器用于安全气囊和ESC系统之中。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