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行情中心 > 正文

中国LED制造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据相关媒体报道,日前北京市启动节能推广计划,售出1200万只1元/只节能灯。不仅北京如此,在江西、广州、浙江等省市纷纷推广节能灯,对于众多消费者而言,这不仅是响应政府节能减排政策,更是经济、节能的最佳选择。

    近两年,中国LED制造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新建半导体厂数量之多,投资之大,令全球业界瞩目。不仅是本土企业,三安、德豪润达、蓝光等均纷纷扩产或建设新厂,大陆以外的LED巨头也加速了在中国大陆的布局。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贺在华指出,从国际局势分析,受益于中国市场的高速扩张,全球LED产能正在以大规模的趋势向中国市场转移,大陆LED厂商面临的压力不可忽视。尽管目前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慢慢消失,但较其它国家而言,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仍然存在,同时,中国政府对LED产业的大力支持也是外资亲睐投资中国市场的主要因素。

    日本、欧美是以技术与专利为导向的企业,占据整个产业链的高端。目前,日、欧美企业主导了照明市场,由于未来照明市场是LED的主流市场,因此,无论是LED厂商,还是照明厂商都纷纷进入LED照明领域,这对并无照明优势的中国企业而言,威胁明显。第二梯队中,台湾、韩国企业目前领先背光源市场,成为现阶段市场的主流企业,同时企业在照明市场的研发也非常积极。

    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LED照明(LED)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我国大陆LED产品主要供应低端景观照明市场。我国企业大多从事低亮度黄绿光LED生产,以供应景观照明市场为主,而高端红、蓝光LED仍然依赖进口,其中台湾垄断了国内高亮度红黄光LED市场,我国大陆LED产业整体落后的局面在短期无法得到明显的改变。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作为第三梯队的国内企业,目前背光源的市场份额并不突出,由于规模分散且处在产业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明显较弱,因此,只能占领低端景观照明市场。在产业转移与国内市场持续繁荣的机遇下,大陆企业进入LED背光源领域的优势逐渐增加,未来照明市场的突破则需更多的技术支撑。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