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兴不久的绿色产业,太阳能行业已走过不少荆棘:从一开始缺乏行业标准,到市场不断涌现新的专业技术需求,这个年轻的产业在面对无数的质疑后终于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对于行业目前面临的升级换代问题,中国农村能源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罗振涛这样对记者表示,“太阳是一种不稳定的能源,尽管能量比较大,但能量密度比较低。特别是前两年生产的热水器,80%都仅仅依靠太阳,所以冬季如果阴天下雨的话,确确实实不能提供人们所需要的热水。因此一方面要提高热水器本身的集热效率,另一方面要和辅助能源结合。”
“国内市场永远培育不出国际品牌。”山东力诺瑞特公司总经理申文明近日在上海经销商大会上针对国内太阳能行业的观点,引起不少业内人士的共鸣。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行业在“家电下乡”中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在国际市场上尚未获得应有的地位和认可。行业专家表示,从未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看,太阳能企业一定要走出国门,树立国际品牌,推动中国从太阳能大国走向太阳能强国。
“十二五”为中国太阳能升级带来巨大契机
业内人士认为,刚刚启动的“十二五”将为中国太阳能产业整体提升及走向国际化创造难得的契机。
在近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能源工作会上,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时期国家能源发展思路时明确表示,未来5年太阳能产业有望成为我国新兴能源支柱产业。下阶段,国家将通过继续推广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稳步启动国内太阳能发电市场、加强行业规划和准入管理等措施,努力将其培养成我国先进的装备制造产业和新兴能源支柱产业。到2015年,我国太阳能热利用面积将达到4亿平方米。
申文明表示,要推动中国太阳能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必须在产品格局上适应国际需求,推动中国目前太阳能热利用产品从单一的热水器产品向多元化热能产品转变,加大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锅炉等中高温热利用领域的投入和精力,以挖掘太阳能产业的深度利用,求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他表示,目前光热中高温技术的研制成功,极大地拓展了太阳能光热的应用领域,力诺瑞特今年将推动太阳能锅炉进入国内市场,这将有望为整个行业撬动近万亿元的市场蛋糕。
此外,有专家表示,当前除了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之外,国内太阳能企业也不应闭门造车,在日益开放的市场面前,应加大多种合作模式,例如校企结合的模式,推动太阳能产业核心技术的升级。同时,应善于借助外脑,追踪、引进世界先进的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做到“国际核心技术为我所用”,从而提升国内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水平,奠定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国际化不可避免
“从今年开始的5年规划中,我们将全力打造太阳能中温热利用优势地位,将以上海为桥头堡,形成以亚洲为中心、覆盖全球的国际市场格局。”申文明说。
在去年举行的太阳能热利用产业高峰论坛上,国家能源局有关专家表示,现在全世界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在快速发展,欧洲、非洲、南美都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中国企业应放眼世界,走出国门,建成全球化的体系。
相关资料显示,太阳能热利用市场正在全球快速增长。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太阳能需求在2009年增长了36%,而同期对石油的需求只增长了2%。美国将在2013年至2021年间,每年投资5亿美元补助“太阳能房屋”建设计划,目标是在未来10年里新建1000万个屋顶太阳能系统和20万个太阳能热水供暖系统,美国将因此成为重要的太阳能市场。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全球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发展的趋势看,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方向。而要在这个趋势中占据主导地位,只有加大技术研发,靠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取胜。故步自封,只能获利一时,但未来将面临技术先导的国内外企业的巨大压力。当前,国内太阳能行业必须实现从热水到热能的转变,逐步缩小与国际太阳能技术的差距。
太阳能业者预估,2011年需求环境变动大,预估将加速带动产业整合,尤其诸多新进者切入、快速崛起,2011年预估也将展现成效、使竞争激烈度再加大,包括联电转投资联景即使当?U是150百万瓦(MWp)的电池年产能、年中计划朝约10亿瓦水位迈进,矽晶圆厂旭晶及远雄建设、震旦行携手的元晶产能规画也将在2011年投产。另外,雄心勃勃的友达,从多晶矽到模组甚至系统等一应俱全,2011年预估布局也将开始陆续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