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行情中心 > 正文

IC设计业:实践新的商业模式

    在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国IC设计业不仅没有像半导体行业那样同比下降10%,反而逆势增长9.1%;在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刚刚缓和,中国IC设计业的同比增速又快速攀升到45%。

    在“十二五”以及更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IC设计业将迎来难得的国际国内发展机遇。

    首先,在众多行业中,一批领头的中国系统厂商经过多年奋斗,已经在国际市场上打拼出一片天地,掌握了部分话语权。他们已经从贸易和制造阶段走向技术创造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点,这些创新点由“锦上添花”型创新逐步转变为“可以颠覆行业”的系统架构级创新。只有借助这些革命性的架构创新,中国系统厂商的产品才可能更加适合中国市场的特色需求,达到传统架构无法实现的高效率和环保要求。而这些革命性创新绝大多数与IC设计紧密相关,这正是IC设计企业发挥潜能的机遇所在。

    其次,在“十二五”期间,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将加速从以PC主导的互联网时代向以多元化移动终端主导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转变,业界将迎来以开放和授权为主要特点的时代,Android和ARM就是其中的代表。在Wintel时代的封闭产业环境中,中国IC设计企业很难全面介入并开花结果;但在开放、授权的时代,中国IC设计企业的发展将会提速,并介入各个关键领域。

    再次,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而集成电路作为核心技术,已被时代推到了最前面,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历史重任。它对节能环保、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而言不可或缺,对生物和新材料也具有战略性推动和拉动作用。

    此外,经历了过去10年起起伏伏的发展之后,中国IC设计企业无论在市场定位、技术研发,还是在产业链配套和公司管理上都积聚了丰富的经验,水平与10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已具备了迎接大发展机遇的内在条件。

    如果说过去10年,中国IC设计业的发展以“量”为主,那么未来5年或10年,将以“质变”为主。中国IC设计业首先要坚持“应用为王”的发展思路,抓住信息时代变迁带来的机遇,无论这种机遇来自传统架构的革命性升级,还是来自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动;其次要坚持“创造是制造的源泉,制造是创造的延伸”这一原则,尽快完善从创造到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产品的规模量产,真正实现IC业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撑作用。 

 

       实践新的商业模式

    新一代信息技术被列为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巨大的支撑作用。集成电路作为核心技术,对节能环保、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不可或缺,对生物和新材料也具有战略性推动和拉动作用。集成电路业已被时代推到了最前面,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历史重任。而集成电路设计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龙头产业,更是站在了新一轮发展的前沿。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集成电路,也为集成电路创造了全新的发展空间。集成电路要担负起支撑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变的重任。显然,在这个全新的领域,集成电路设计业要用创新的思维去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商业模式,走出一条新路。相信我们的企业能够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我们离市场近、对应用理解深、反应速度快和中国人勤劳努力的优势,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同时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成长壮大。

    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面对重点市场应用所带来的巨大芯片市场需求,国内IC设计企业理应成为各细分市场领域新的引领者。在此提出几点建议:在技术研发方向,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应选取国内技术基础发展良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强产品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防范知识产权风险;在市场开拓方面,应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需求出发准确定位市场,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重视营销渠道建设,创新商业发展模式;在企业外部环境方面,充分享受国家和地方财税扶持政策优惠条件,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构建资本运作体系。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大带动作用将成为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在特定技术领域“弯道超越”国外先进水平,实现关键核心产品的自主可控,扩大国内市场份额,提高企业国内外综合竞争实力的良好契机。

    今年的调查数据显示,72%的半导体公司的雇员少于200人,70%公司的IC设计师少于60人。而73%的公司销售额少于5千万美元,其中少于1百万美元的公司就占到21%,而销售额介于1百万至1千万以及一千万至5千万之间的公司则各占26%。大部分本土IC公司的规模依然较小,然而,注意到一些本土公司的实力和销售额正发生巨大变化。此外,中国庞大的市场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也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外IC公司来大陆设立其子公司或设计中心。 

    表示提供全系统设计服务的公司比例依然强劲。本刊分析的原因是,迫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客户产品的面市压力很大,全系统设计服务前景仍然看好。而MTK的成功更是继续刺激着本土IC企业的神经,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本土IC设计业者未来几年将不断复制“MTK模式”。特别地,越来越多的主控芯片供应商会推出多媒体平台产品。

    随着本土IC设计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大陆也成为了EDA厂商和半导体代工厂竞争最激烈的阵地。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