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半年太阳能多晶硅市场受到2009年金融风暴的影响,价格从2008年的现货价高点每公斤破500美元一路跌至约60美元左右,持平半年,即使当时终端市场受到德国计划下砍补助的影响,需求沸腾。
据统计,2010年全球多晶硅产量可达到12.5万t,其中太阳能用多晶硅为9.7万t,但2010年太阳能用多晶硅需求为8.3万t,到2010年底太阳能用多晶硅将出现供大于求的景象。在多晶硅供给紧缺度下降后,现货价格将迅速向长单价格靠拢。业内人士预计,2009年多晶硅市价将下降50%左右;2010年7月22日以来的,国内市场多晶硅售价已从40-41.5万元/吨上涨至44-46万元/吨,且供应出现紧张的趋势。据专家预测,短期内国产硅料价格有望进一步攀升至50万元/吨(62.5$/kg)。而到2010年底,现货价将基本和长单价格一致,约为60美元/kg,有分析师甚至预计多晶硅价格将重回40美元/kg.
2010年下半年虽然德国已下砍补助费率,但是其它区需求持续上扬,多晶硅在现货市场因为供应量有限的压力下,价格被认为遭到有心人士投入炒作。下半年现货市场受到质量、预期心理及炒作等心理因素影响,价差大,2010年底最高、低点的水位落在50~90美元之间。而热度相对其它地区高的大陆通路市场,仍是喊出报价维持90美元甚至100美元的水位。
随着终端传统淡季的到来,下游厂诸多预测指出,多晶硅现货市场的价格开始下滑,但诸多上游硅晶圆厂则反应,供应量有限、价格仍难撼动。
近年来,国家间、公司间的合作合资项目越来越多,渐渐成为世界硅材料产业发展的一股潮流。而且根据多晶硅市场需要,国家应鼓励和扶植中外合资建设多晶硅厂,其好处一是分担巨额投资费用,减少国内资金压力和投资风险;二是共享先进技术成果,迅速缩短中国硅材料工业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三是利用国际大公司的品牌进入国际市场,使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限制高能耗、高污染的小企业、小项目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尽管太阳能光伏是新能源,但其原料多晶硅的生产过程却是高能耗、高污染。据了解,生产多晶硅会产生四氯化硅等剧毒污染物,同时,从生产工业硅到太阳能电池全过程综合电耗约220万千瓦时/兆瓦。而我国太阳能电池98%用于出口,相当于大量输出紧缺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