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以光电效应工作的薄膜式太阳能电池为主流,而以光化学效应工作的湿式太阳能电池则还处于萌芽阶段。
根据最新一期Solarbuzz全球太阳能厂商、产能与设备季度报告(PV Equipment Quarterly)指出,与过去八季的最高点Q2"10相比,第三季(结算到9/30为止)太阳能电池订单出货比下滑到1.16, 该指数为当季各月平均出货比值。此外,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的未结订单(Backlog order)成长率降到个位数的成长水位,这种趋势与2008年底太阳能电池设备订单高峰后所观察到的情况相似。
太阳能市场近期针对12月太阳能电池报价开始协议,果如预期,目前市场传出部分已开出价格的一、二线电池厂每瓦报价在1.35~1.38美元,相较一线厂11月合约价平均达到1.4~1.42美元来看,月跌幅约3%左右,比9月昱晶法说会预估12月5~10%的降幅低,显现台系太阳能电池价格在12月似乎可维持相当的稳定性。
受到预期传统淡季太阳能系统安装需求量可能减少的影响,部分在近期已达成协议的太阳能电池合约报价,已出现小幅跌势。值得注意的是,昱晶9月举行法人说明会时,总经理潘文辉曾指出,12月及2011年可能受到传统淡季及两岸太阳能电池新产能开出的影响,导致太阳能电池的价格在12月开始下滑,预估下滑幅度达5~10%;目前看来月跌幅约3%,比预期跌幅来得小。
Solarbuzz资深分析师Finlay Colville表示:最新太阳能电池订单出货(B/B)数字为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供货商在2010上半年强劲的订单需求下,加速交货速度的直接结果。而此一结果也与主要太阳能电池设备供货商第三季的财务营收报告相符。
过去,订单出货比(B/B ratio)广泛的适用于半导体产业诊断其总体市况。一般说来,B/B值大于1(或等于)即表示市场需求强劲。反之,低于1的B/B值则为设备需求疲软的讯号。
B/B值是将特定时间内的订单总额除以出货总额,是设备供应链需求和供给的比值。若供货商收到的订单约当于产能,则此时市场景气仍属健康,尚有成长空间。相反地,当供货商收到的订单比产能少,则表示市场需求为负成长。举例说明:B/B值1.16意味着上一季每出货USD$100元的产品,设备商就能接获约USD$116元的新订单。
图一:第三季末合并太阳能电池 订单出货值
Source:Solarbuzz PV Equipment Quarterly
太阳能电池订单出货比(B/B)说明收益成长模型
2010年,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收益将如预期的达到超过100亿美金的水平,而且大厂如Applied Materials也成为了首家在一年的设备订单量达到10亿美金的设备厂商。另有许多设备供货商也表示其2010年太阳能电池设备的营收也超过5亿美金。
2010年单晶硅(c-si)电池将占有太阳能电池制造的85%~90%比重,细分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收益来源,主要来自单晶硅(c-Si)和薄膜(TF)电池技术类的贡献,这也代表着持续的投资于成熟的和新兴的制程类别。事实上,第二波的薄膜电池投资高峰预测将落在2011年上半年,随着目前兴建中的厂房及扩厂计划,预计将有强烈的设备需求。
相对于目前已知进行中的产能扩充,2011年下游对太阳能电池模块的需求由于补贴政策的修正反而显得不太确定。
而对12月报价持相对乐观的业者以董事长左元淮近期发言最具代表性,左元淮认为一直到12月价格都不会有松动的情况,也难遇到价格崩跌的走势,主要是部分地区还有后延的需求,例如美国部分案子是2010年底送件、2011年安装,该情况将可提升太阳能电池价格稳定度。茂迪
太阳能业者指出,12月太阳光电产业市况预估将十分「精彩」,因为传统淡季的到来,及2011年欧洲主要国家包括德、义、法、捷等均有明显的补助下砍规划,预估将会挑战现有的高档报价。
另外,两岸太阳能厂扩产幅度大,新产能陆续开出进而影响市场供给量也将在12月及2011年反应,所以12月外在环境的变动预估比价格变动来得大,后续价格走势也将可能因为环境变动而陆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