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行业已经经历了十几个的风雨发展,从最早的人手工,到现在的机器流水,无不验证了这个行业的生机与活力。也正是这十几年的发展,我们看到了一大批有较高知名度的太阳能企业呈现在我的面前。然而令我们感到遗憾的是,现在只有有限的几个企业做到了品牌的高度,而大部分太阳能还深陷于为销量而销售的传统思维中。在这种思维的促使下,大批的企事业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行业内竞争,价格战似乎成了他们最有力的方式,然而一时的销量上升不一定能带来利润的增加,“价廉但物不美”的产品很可能折断一个有潜力成为品牌企业的翅膀。
当我们看到很多的广告,很多的企业大谈品牌推广,品牌策划,品牌策略的时候,我们很少真正的去想什么才是品牌。品牌是一种对市场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精确满足消费者需求并正确引导,使你的企业文化和产品品质融入消费者心中的一种过程。这个过程一旦成功,你的企业才真正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存价值于无形当中。
然而现在很多的企业还只是停留以简单的销售阶段,而不是战略意义上的营销层面,这些的企业往往采用一种分散式的营销方式,大量的销售人员在各地市场上独立作战,销量任务完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市场行情的好坏,这样的企业或许能够对宏观市场有一个全面的涉及,但是他们却缺乏对整个市场强有力的控制能力。这恰恰说明了他们对品牌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与把握。
当人们看到索尼的时候,人们会想的科技浓缩,精细制造;看到宝马的时候想到是一种驾驭的乐趣;看到奔驰的时候想到身份与地位的尊贵;看到LV的时候,想到是精细品味与潮流等等。然而我们国内现在的企业有多少能让人一看到你的名字就想到你的内涵的?国内的手机行业兴起于一时,彩电行业折兵于半道,我们最后能给予的却只是一声声的惋惜。
今年全球太阳能的总体安装量大约是15G瓦,德国占近一半的比例。相比去年,德国的安装量翻了一倍。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那么到了2013年时,德国的新安装量将可能达到30G瓦之多,电网的稳定和安全性都将备受考验。
若一个家庭既有太阳能,又装了普通电网,那么当其太阳能发电比例过高的时候,瞬时电量的流过,将可能出现电量过大或者过小的问题,家里的电冰箱、空调等产品会突然遭遇停电的尴尬。
太阳能行业的发展也有十几年的历程,但是至今能给我们有品牌感觉的好像也只有皇明一家,皇明这个牌子给人的感觉就是科学的尖端的品质的。而其它的一些太阳能品牌,虽然销量过百万台,创收达几个亿,但它给消费者脑海里留下了什么?是一个简单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还是公司的销量数据?抑或是公司的企业形像与LOGO?名牌是可以短时间内通过广告创造的,但是品牌却要一点一滴的积累,文化的价值是无限,潜力也是巨大的,如果太阳能企业现在还是一味的追求销售数量与盈利,而把品牌的建设推广与产品品质的追求置于偏位,这样的企业很可能给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
所以,未来光伏行业市场还存在多个不确定性:既不能太寄望于各地市场的成熟,同时也不应该将目光完全放在扩容产量上。企业还是需要研发高质量、高转换效率及成本较低的电池技术。企业只有掌握了更好的技术,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时,才不至于在竞争的“红海”中被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