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18号文),并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促进IC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由此引发了软件和集成电路两大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2010年,正值国务院“18号文”颁布十周年之际,同时2010年也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大发展的关键节点。
11月26日,由松山湖管委会举办的湖畔沙龙在松山湖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在会上,东莞秉亮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念钊进行了一场主题演讲,并针对“什么是IC?为什么要发展IC产业?如何发展IC产业”等问题进行现场解答。
今年集成电路产销将翻番
据了解,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在经历了“十五”和“十一五”的发展和积累后,目前已具备一定实力。从产业规模来看,我国集成电路产量和销售收入分别从2005年的266亿块、702亿元,提高到2009年的441亿块、1110亿元,预计今年产量和销售收入接近翻一番。
为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与秉亮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东莞松山湖硅知识产权暨集成电路服务中心(简称IPCC)。IPCC依托亚洲最大的IC设计服务暨硅知识产权研发公司(台湾)智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团队,将推动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工作的发展,培育园区IC/IP设计产业。
松山湖促莞IC产业升级
集成电路产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全球著名的制造业城市,电子信息产业一直是东莞及松山湖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东莞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规模在国内城市中位居前列,是亚洲产量最大、配套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
不过,目前东莞电子产业生产及应用多数都是加工制造,为此,松山湖通过引进和共建成立了如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东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研究院、东莞松山湖硅知识产权暨集成电路服务中心和东莞理工学院等一大批与IC设计相关的科研院所。依托这些科研院所和高校,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已形成EDA公共服务平台、IT公共服务平台、硅知识产权研发与交易、ASIC/SoC设计服务,先进IC技术预研,IC设计人才培养等完整IC设计产业生态环境。
集成电路企业是战略性产业,需要长期培育才能发展起来,这就需要国家政策扶持,以及园区能进一步为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