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当电子废弃物最终变成运动员胸前闪闪发亮的奖牌,我们不能不赞叹科技力量的神奇。当然,能够将这些电子垃圾彻底分解最终无害化,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够做到的,这是科技实力的显示,我们希望在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竞赛当中,中国也能站在领奖台的最高处。
电子垃圾也能成为冬奥会奖牌的制作原料。图为申雪(右)/赵宏博庆祝夺得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冠军。
正在进行的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的奖牌获得者将把电子垃圾带回家,原因是本届冬奥会的奖牌都从电子垃圾中提取了金属。
本届冬奥会的每块奖牌的直径为100毫米,厚度为6毫米,重量在500克至576克之间。但事实上金、银、铜牌里都使用了电子垃圾。据了解,每块金牌中都有超过1.5%的金属提取自阴极射线管、电脑零件、电路板等电子垃圾;每块铜牌中含有1%以上的电子垃圾,银牌中则只有少量的电子器件身影。
这是电子垃圾第一次被运用在生产奥运会的奖牌中,此前的奖牌都是从矿藏中提取的精炼商用材料。
负责提炼金属的公司介绍说,他们运用了一系列不同的回收措施,其中在将电脑、监控器、打印机和玻璃制品等粉碎以后,分离出了钢、铝、铜、玻璃和其他各种有用的材料。剩下的东西则被倒入1200℃高温的熔炉中,以便提炼那些不能简单通过粉碎提取的金属。
据统计,本届冬奥会奖牌使用了14万吨原本要被埋进垃圾填埋场的电子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