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行情中心 > 正文

汽车电子将成汽车产业自主化成败关键

    随着2009年上海车展逐渐接近,这项两年一度的盛大展会也逐渐成为媒体的目光焦点。过去采访过全球无数车展,甚至还有过规划、承办过国际级车展的经验,笔者对炫目的概念车及汽车制造商展览区兴趣不大,反而更为关心经常被外界人士忽略,其实是产业界焦点、蕴含商机更是远远大于整车组装的汽车零部件展区。有鉴于电子零件占汽车总零部件的比例越来越高,中国业者在汽车电子领域的规划与进展极可能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化”的成败关键!

  推动汽车产业进步的幕后英雄

  随着社会各界对汽车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的追求,加上能源消耗速度急遽增加,空气品质持续下落,传统的机械方式已不能符合人们对汽车性能的严峻要求,而电子技术的兴起提供了解决方案。由于科技及电子设备的加入,让汽车从单调的机械、钣金、电机、塑胶等所组成的产品,变得更具活力与生命力,尤其汽车不是一个制式化的标准品,可应用的高科技更是琳琅满目,令人叹为观止。从最显而易见的驾驶资讯系统和车身系统,到隐藏于引擎盖下的引擎传动系统和车底的悬吊底盘系统。30年前半导体产业最大的应用就是汽车市场!在那个苹果电脑才刚从乔布斯家中车库诞生的年代,70%的半导体元件都是为了汽车制造商所生产(主要应用为引擎点火/控制系统)。最近5年以来汽车产业内超过90%的创新都与电子系统相关,新一代汽车内的电子零件数目更以等比级数快速成长(一辆大众新车内的电子零件成本已超过传统零件的成本):从驾驶控制系统、创新的主动式安全警告系统、汽车控制与行程电脑、车用行动通讯与导航系统、提升引擎能源效率的微控制博世、安全气囊控制晶片、无钥匙式(Keyless)启动引擎的安全晶片、车舱温度调节感应器、汽车雷达与车用影像系统到最新流行的车用数位电视接收器与数位娱乐系统等。随着Hybrid混合动力车、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与氢动力车辆逐渐普及,未来一辆新车的电子零件成本将高达整车成本的60%之多。

  中国业者积极追赶国际竞争对手

  没有强大的自主零配件供应商,何谈强大的自主品牌!现在中国的汽车品牌共有355个,其中自主品牌占69%、国外合资品牌占31%。商用车品牌有57个,其中自主品牌约占50%。商用客车品牌有158个,其中自主品牌占76%。轿车自主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在100个轿车品牌中,自主品牌只有37个。但虽然号称自主品牌,车辆内部的电装系统、传动系统仍被国外供应商所把持。各类新技术如BSG混合动力系统、6速自排变速箱等更是直接来自国外供应商。此情况若不改善,自主品牌永远无法与合资品牌平起平坐。在“中国汽车产业与中国汽车零部件十一五发展纲要”中都明示大力扶持自主零部件供应商,除了将外商独资企业排除在外,还提出了“自主创新”的新概念。

  2010年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目标

  伴随着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中国汽车工业基地已经初具规模,目前国内已初步形成了长三角产业集群、珠三角产业集群、京津环渤海产业集群和东北产业集群四大汽车制造集群,集群内配套的汽车电子产业的聚集效应也开始显现。现在已有国家级汽车电子产业园区三个,分别位于武汉、芜湖和无锡,并受到当地政府大力支持。芜湖汽车电子产业园的建立,得益于中国本土汽车厂商奇瑞汽车坚持自主创新策略。无锡的产业基地则专注于汽车燃油喷射装置、感测器、汽车仪表等应用,并吸引了包括晶片及SiemensVDO等国际企业进驻。倘若你打算前往上海车展,除了炫目的各式概念车与崭新车型之外,也别忘了到汽车零部件展区替中国零部件厂商们打打气,他们可谓中国汽车产业的“无名英雄”。



    ZFA点评:

    目前整体上看,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涉及汽车电子生产的企业绝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单一且技术含量低。这些企业的技术也主要来源于国外,与汽车电子跨国公司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未来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和“集成化”成为两大前进方向。蓬勃的汽车市场提供了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良好的发展机遇,中国有机会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汽车电子产品制造国之一。


                                                                  中发网记者子鸿摘自网络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