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新品上市 > 正文

拥抱移动上网 台湾Android平台问世

     搭载Google Android的手机问世已逾一年,在iPhone之后掀起了新的手机应用浪潮──尽管目前首款Gphone仍仅于美国上市,但Android标榜的‘完全开放’特性,已激起了芯片业者的兴趣,其中,也包含了台湾工研院芯片中心(微处理器C)。

    今年初,STC宣布开发出兼容于Android软件平台的高画质多媒体系统芯片PAC Duo,据称能让手持移动设备提供比现有DVD更高出2~3倍的质嵌入式多媒体处理能力,以满足未来智能型手机的多媒体上网需求。


    “PAC Duo双核比过去的单核处理器提升了约50%的运算速度,”工研院芯片中心副主任吴安宇表示。该芯片采用ARM926处理器,以及两颗自行开发的32位低功耗多媒体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可支持H.264 D1/720×480,以及H.264 HD影片播放功能(1,280×720)。


    Android是Google在2007年推出的手机操作系统,强调免授权费且架构完全开放,旨在让移动设备拥有PC等级的应用环境,并支持多媒体上网功能,以便将PC的网络体验延伸到移动设备上,建构一个可完全互连的移动网络世界。


    而支持Android的PAC Duo平台将助力厂商切入此新兴领域,突破过去难以进入智能手机视频软件核心技术与系统芯片关键技术的设计瓶颈,在获利日益衰退的手持设备产业中寻找新商机。


    工研院芯片中心技术副组长苏庆龙指出,Android是一种软件堆栈标准,需要硬件提供各种运算能力。针对这套操作系统软件,PAC Duo平台的ST核可提供OS与Android Runtime运算能力;DSP核则提供了所需的多媒体与2D/3D运算需求;其它外围还包含了网络、音频、视频像等输出/输入功能。


    运用PAC DSP,手机厂商无须重新更改硬件设计,便可直接在该平台上定制化自己的产品,以应对手机日新月异的视频多媒体功能。


    “Android将成为消费性电子共享平台,”苏庆龙补充道。在移动网络领域,早已激活了从芯片到软件乃至于整个系统的新一轮争战,相较于网络兴起之初,今天游戏的主角由PC换成了可携式装置,要想将新兴移动网络及既有蓬勃发展网际网络世界进行融合,对所有厂商而言都极其困难,而今天,Android正试图挑战此一艰巨任务──建构完全融合的移动网络。


    基于这个理念,Android为广大手机生态系统中的业者们指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方向──它看来够开放,完全公开的原始码,扫除了过去由个别巨头(如微软)把持的坚固障碍,标准化的各层软件接口使得各公司都可专注于单一技术研发。


    标准化的软件接口有助于加速开发,“在Android软件堆栈架构中,应用层与应用框架层均采Java编程,包含了所有Java对象导向软件,曾有过用200行程序代码撰写一个Java应用程序的例子。”苏庆龙说。


    从软件开发度来看,这个特性极具吸引力,因为这意味着熟习Java的程序设计师也能快速切入Android的开发。而另一个使Android更适合中国设计者切入的特点,是其架构的标准化与高透明度,苏庆龙指出,台湾厂商擅长垂直分工整合,过去在PC产业拥有完整上下游电子供应链,但却一直难以突破手机供应链。“而Android层层分明的开放架构,将使我们能以现有垂直整合的供应链模式,快速分段进入该领域。”他指出。


    为了应对未来手持装置要求的高处理能力,STC目前也正加快脚步开发可支持大量多媒体运算的DSP。目前的PAC Duo拥有2颗PAC DSP,而规划中的PAC Quad则将包含四颗PAC DSP,相当于将计算机使用的双核、四核架构应用在手持设备上,而在搭配移动网络功能后,预计将能创造更多商机。


    目前推出的PAC Duo可执行Google Map应用程序,以及网络电视、高画质媒体播放器等多媒体应用。STC正规划将Android系统解决方案的研究成果授权给IC设计公司、IC设计服务公司与手机系统厂商,同时也希望与网络消费电子产品厂商策略结盟,希望在新一波手机应用平台大战中开创新契机。

作者:江城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