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的2008终于过去了,充满变数的2009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但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还在扩散,看淡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测还在持续,对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趋势悲观论调还在有增无减。尽管已融入世界经济体的中国在本次危机中难以独善其身,但其独有的积极因素也是不能忽视的,而这些因素正是中国引领全球电子产业早日复苏的希望所在。
首先,中国经济的调整,特别是电子产业的调整先于全球市场,而且这种调整并不是由外部因素引发。从2006年步入调整期的中国电子制造业,顺应国家科学发展观、建立自主创新机制战略,开始了产业升级、技术提升的自发式结构调整,以适应全球化市场竞争的需要,这从各跨国公司将其最新技术产品率先或全球同步进入中国,而不是先前那样仅向中国转移淘汰技术得到印证。只不过,2007年开始的国家宏观调控,加速了产业调整的步伐,致使众多靠来料加工、技术门槛低的组装型中小电子企业相继倒闭,而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更是激发了中国电子制造业的调整的阵痛,但也大幅缩短了中国电子产业完成调整所需的时间。所以,从调整时间来看中国电子产业会率先步入上升通道,因为地球人对电子产品的基本需求还在,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还没人能取代。
其次,中国是电子产品制造大国,但同时也是电子产品需求大国,这在世界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多年来,中国经济模式特别是沿海先行发展地区就是出口加工,在本次经济危机中受到重创也在情理之中。但沿海出口型企业并不是中国电子产业的全部,内陆省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企业受到的冲击就很小,甚至没有影响。
财政部、商务部、工信部近日联合宣布,“家电下乡”从今年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各地实施时间统一暂定为4年。有人测算,连续4年对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四类产品实施“家电下乡”,可实现销售近5亿台,将拉动消费9200亿元。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表示,“家电下乡”自2007年12月1日起在山东、河南、四川三省及青岛市启动试点以来,截至2008年10月底,使家电销售量增长幅度提高了30个百分点。据悉,在我国农村2亿多户家庭中,即使家电普及率仅提高1个百分点,每种家电就可增加200多万台的需求量。所以,完成调整后的中国电子业发展动力将会主要来自内需市场。
再次,任何重大危机的度过都离不开政府的介入,华尔街的危机导致号称最市场化经济中的美国政府强力出手就是明证。但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无论发达与新兴国家)能像中国政府这样强势、组织之严密。估计最迟今年Q2结束时,中央政府4万亿元基建投资加上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拉动效应就会显现,而这也正是中国经济重回上升通道的时间之窗,伴随而来的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增长,将比近年外向型经济拉动踏实而有效,持续时间也会远超过仅依靠出口拉动增长模式,老百姓也会从中真正受益。与此同时,中西部若能以此为契机快速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也是对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东部地区最大支持。
最后,外资投资中国、特别是视频开发业务向中国转移形成的创新能力不应小视。Cadence全球副总裁、亚太区总裁居龙表示,许多跨国公司正在考虑把设计和制造部门从欧美转移到中国来,在某些公司的调整中,全球的紧缩并不包括中国。在市场萧条时,跨国公司考虑如何合理地利用全球人才资源,将研发中心和生产制造从发达国家转移出去应是个必然选择。中国近年来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加上各公司在中国实施的大学计划,都会使中国成为跨国公司产品开发业务转移的理想之地。
同时,中国本土公司的技术进步、创新能力的提升也会迫使跨国公司加快向中国进行技术转移,以保持竞争的优势。研发成功世界首颗TD-SCDMA/GSM双模基带单芯片的展讯通信尽管在TD上的收入几乎可忽略不计,但展讯与上海锐合通信合作,创新性地开发出首款具有可视电话功能的TD-SCDMA/GSM双模无线通讯模块TM610,使TD进入无线可视固话市场成为可能。与展讯类似,承担国家标准音Atmel解码(AVS)芯片研发的上海龙晶微电子有限公司,近日推出了符合AVS标准的高清影碟机解决方案,实现了在传统DVD架构上播放最大清晰度1080p视频。更为重要的是,该方案无需改变传统DVD伺服系统,也不用对现有DVD碟片生产线进行任何改造,与蓝光阵营直面竞争。
就在全球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之时,含产品设计功能在内的IC上海新运营总部启用了,100余人组成的技术研发团队将开发更多针对中国及亚太市场需求的产品。在喜迎新年到来时刻身居金融风暴中心的人们仍笑口常开,拥有诸多独有积极因素的我们更没理由过度悲观,而MTK是如何利用中国大陆市场发家的,倒是值得我们永远深思的!
中发网记者子鸿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