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汽车电子市场寒气逼人,国际汽车电子企业纷纷到中国“避寒”,以度过国际汽车零部件业的冬季。
日前,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国际汽车电子会议上,市场研究机构的分析师预测,未来欧美汽车电子市场虽然仍可望持续发展,但在接下来的两年内恐怕发展速度会非常缓慢。
“众所周知,世界经济因为美国金融危机出现混乱。这不仅是美国的问题,而且是全世界的问题。我们是生产汽车电子产品的企业,整机厂家的产量如果下降,我们的销售也会跟着下降。”半导体瑞萨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平泽大近日对记者说。
面对不景气的欧美汽车电子市场,跨国公司纷纷到中国寻找发展机会,他们先后与中国高校、研发机构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中国高校的全面合作,成为他们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环节。
跨国公司通过技术讲座、与企业和大学设立共同实验室,以及在大学内举办一些活动,宣传企业品牌,同时进行人才储备。
意大利科博莱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准备在中国兴建亚洲首座生产厂,主要生产汽车电子安全系统,包括防盗与驻车辅助装置。新厂及研发中心在今年10月动工建设。2010年投产后,该厂的防盗与驻车辅助装置产能将达到300万套。科博莱(北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这种产品的核心电路板目前从意大利进口,到2010年将全部实现本土化。到2009年,新厂与研发中心的总投资额将达1200万欧元。
瑞萨科技也在扩大中国市场的车载半导体业务,加强与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厂商的合作力度。平泽大表示,通过扩充技术支持体系,瑞萨将进一步强化中国汽车电子市场的相关业务,预计中国市场占有率将由目前约5%增至2010年的10%。“现在需要有效生产。通过技术开发,更快地向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同时降低产品开发成本。”
ZFA点评:
全球汽车电子制造业多集中在北美与欧洲,这些市场需求将在2009年出现显著减缓态势。欧洲市场要等到2010年才会看到复苏。在全球汽车电子业寒气袭人的时候,中国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些企业躲避严寒的地方。现在中国正在从大国走向强国,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方面,他们不断加快在中国的布局,以期在中国市场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不断创新产品和技术,引导市场发展潮流。
中发网记者子鸿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