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行情中心 > 正文

高管指点可编程未来 人体也可通过编程抵御疾病

    无晶圆厂半导体初创公司Tabula总裁兼CEO Steve Teig日前在国际计算机辅助设计大会上称,可编程能力对任何复杂对象都很关键,包括软件和半导体等。

    Teig为可编程能力给出了广泛的定义,即指定一个程序,将其发送给一个系统,并让该系统执行它。他补充叙述了额外的要求,即真正可编程的对象必须能够正确运行程序,而无需冗长的间隔。

    尽管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真正编程,但它们过于庞大和昂贵,专用集成电路(ASIC)不是真正可编程,Teig指出,因为它们不能立即运行程序,设计必须要送到生产厂制造,流程花费至少几个月。Teig认为:“如果有定制,那就不是可编程器件。”

    而结构化ASIC面临同样问题,尽管它们能帮助公司减少流片费用(NRE),但这些费用与设计和验证的飞升成本相比微不足道。他认为,一个真正可编程设计,能够减少设计达成批量生产的时间达2至3倍。

“对任何复杂对象进行工程设计都需要可编程性,”Teig表示。他同时也指出,即便是最复杂的人造物体,与自然物体比起来,也显得苍白。他举例说,一个单细胞草履虫也比一架波音777飞机复杂,且对其环境更具适应性。

    他还列出了其它一些需要可编程能力的复杂器件,特别是在医药品方面。他从EDA的视角谈及了药物发现的问题,举例来说,医生为艾滋病(HIV)开处方时,会为已知的突变配备不同的抑制剂。而在未来,他说,科学界必须能够制造“现场可编程的”药物,这种药物可以随着HIV的变异而重新编程,或者对人体进行“编程”,使其通过使用疫苗和其它方式,来抵抗疾病。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