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1.1kg以下的笔记本,如果在一年前,你也许会先联想到11寸的Macbook air,万年不变的1366x768分辨率和令人诟病的Mac OS,日常应用中似乎并不靠谱。在一年之后,一款来自Windows 8阵营的笔记本也站到了1.1kg的分界线以下,与11寸的Macbook air所不同的是,这货有13寸的触摸屏,1920x1080分辨率,厚度却依然保持在17mm。当它今年第一次在台北电脑展上亮相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这款笔记本并非寻常,而东家SONY也为其起了个新名字——VAIO Pro。
很少有人会对SONY VAIO笔记本的审美产生怀疑,当这款VAIO Pro 13笔记本正拿在小编手中的时候,“轻”和“外形犀利”是小编上手VAIO Pro 13后的第一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SONY给VAIO进行了新的定义。
便携性?碳纤维来保障
要形容VAIO Pro 13的重量,自然要先从具体数值说起。当我们把电源适配器和笔记本放到电子秤砣上的时候,电子秤砣告诉了我们如下数值:
即使在携带电源的情况下,VAIO Pro 13的携带重量也仅为1.259kg,携带出门简直是轻而易举。很显然“全球最轻触摸超极本”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而为了达到这样轻薄效果,VAIO Pro 13的设计团队不惜采用了大量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而这种待遇曾经只有诸如空客A350、波音787、F1这样的顶级产品才会广泛采用,直到最近工艺的成熟才被应用到像宝马i3、VAIO Pro这样更大众的产品上来。
当然大量的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也并非全是好处,在单手拿起VAIO Pro 13的时候,小编曾一度以为自己神力附体,竟然可以让VAIO Pro 13的外壳变形。事实上,大量使用碳纤维会让整个笔记本的刚性强度有所下降,以至于使用VAIO Pro 13打字,或者使用触摸屏的时候,屏幕都会发生轻微的抖动。值得说明的是,这就是碳纤维本身的特性,且无法避免,如果你无法接受,只能考虑那些更重的超极本。
由于VAIO Pro 13的屏幕采用的是下沉式设计,在打开笔记本的时候,A面下端的两个垫脚会将整个机子向上稍微顶起,从美观和空间节省的角度看来,这样的设计的确看起来高端洋气,不过长时间使用是否会对垫脚造成磨损则令人堪忧。要知道,不管是碳纤维还是塑胶,其寿命都不会比金属来得牢靠。
带键盘的13寸“平板”
Windows 8对触摸的优化让所有Windows阵营厂商找到了新的输入方式,正如前文所言,VAIO Pro 13给自己的定位是“全球最轻触摸超极本”,在仅有1kg出头的体重之内,SONY毅然将一块13寸、1080p的触摸屏塞进了VAIO Pro 13里边。
为此。我们特意在Windows 8的应用商店中下载了对触屏颇有要求的Fruit Ninja,无论是“一刀流”还是左右开工的“双刀流”,这款电容屏都能够快速响应,而VAIO Pro 13本身就支持十点触控,除非你有手脚并用的习惯,不然VAIO Pro 13完全能够满足所有的触控需要。
然而有时候,因为手指太过油腻,我们并不太愿意在屏幕上“指指点点”,这时候请你回想以下我们在Galaxy S4上也曾经做过的事情:
不用接触笔记本就能调节音量
这个被SONY称为手势功能的操作方式并非是在VAIO Pro 13上首次实现,但在新版本程序中,手势的识别率相比之前有所增加,只要在VAIO Gesture Control中打开这个选项,你就可以在Internet Explorer中平移右手实现前后翻页,或是在Windows Media Player里向下滑动手指实现视频暂停。
目前这个手势功能支持的软件仍然很少,只有Internet Explorer、Windows Media Player,以及SONY自带的Playmemories Home软件,并且如果想要实现更复杂的操作,还是要老老实实的使用触摸屏或者触摸板。
VAIO Pro 13的触控板支持双指触控,实现诸如两指分开实现网页放大缩小,两指向下或向上移动实现翻页,从外侧向内侧滑动唤出侧边菜单等功能。同时SONY还在触控板的下方安装了NFC芯片,如果想要与笔记本实现配对,只要把含有NFC芯片的手机放在触控板上即可。
提到超极本,大伙会经常联想到毫无手感可言的键盘。在这里让我们再把VAIO Pro 13的最大厚度提一遍:17.2mm,这个算上触摸屏仍然很薄的厚度也一度让小编对键盘手感报以怀疑。然而实际使用的时候却让小编对其产生了180°的改观——手感不赖。
由于厚度的原因,键程难逃偏短的命运,但十足的回弹力让人能在敲击的过程中找到码字的快感,大伙对其松动的键帽倒是褒贬不一,但即便如此,这块键盘在长时间的打字中也不容易感到疲劳,比如这篇文章就是在VAIO Pro 13上完成的。
娱乐是第一生产力
如果你觉得VAIO Pro 13的屏幕仅仅是1080p触摸屏,那就真的太小看SONY的较真程度。SONY专门为VAIO Pro 13新增了一个名为X-Reality for Mobile迅锐图像引擎,其来源正是大名鼎鼎的BRAVIA图像处理技术。在X-Reality开启的情况下,图像纹理、轮廓、色彩、对比度,都会有所增强。我们用同是1920x1080分辨率的华硕N56与VAIO Pro 13同时播放一段视频,在同一个画面中,VAIO Pro 13的确对色彩与画面的细节有更好的还原,而华硕N56色彩则要偏冷一些。
但在试用的过程中,镜面屏依然会给VAIO Pro 13在室外观看屏幕增加了不少困难,在某些角度下,VAIO Pro 13的屏幕完全变成了反光镜。
镜面屏很容易变成反光镜
为了给笔记本争取更多的表面空间,扬声器口被隐藏在VAIO Pro 13的转轴处,只有在打开笔记本的时候,才能通过转轴间的缝隙找到。VAIO Pro 13的音响效果自然只能用“能听得清楚”来形容,对于一款重量近乎达到极致的笔记本来说,再要求拥有一个好音质也有点过分。
扬声器被藏在转轴与屏幕之间的缝隙中
VAIO Pro 13对于笔记本表面简洁度的过分追求,导致了笔记本C面除了触摸板和键盘之外,只剩下一个ASSIST按键,通过它只能召唤出VAIO CARE,用于维护系统性能、备份,或者提供帮助功能。
VAIO Pro 13的自带软件并不鸡肋
甚至,在厚度是束缚下,侧面的扩展接口也被一并简化,在笔记本的右侧,只安排了两个USB、一个HDMI、一个SD读卡器以及一个3.5mm耳机接口,左侧除了出风口和电源接口之外,再无其他。而诸如常见的GR45网口只能通过USB转接的形式来实现。
所有扩展接口都被集中在笔记本右侧
工作时如果外接上鼠标和U盘,想再利用笔记本给手机充个电就变成了很麻烦的事情,因此SONY在体积不大的电源适配器上多开出了一个USB充电接口,顿时让那些打着超极本旗号,充电器却大得惊人还不带USB充电口厂商相形见绌。
充电器还能给手机充电
性能足够应付日常
说了半天,VAIO Pro 13终归是一款笔记本,外表和身形再犀利,不能干活也只是花瓶。小编手中的VAIO Pro 13虽然只是入门配置,但仍然搭载了Haswell核心的酷睿i5-4200U,以及HD4400的集成显卡。小编用ACDSee将100张分辨率为4928x3264 24位色的图片压缩到1680x1113 24位色耗时为3分13秒,等待的时间并不久。
如果你觉得这个数据不够直观,我们不妨再通过几张图来体现VAIO Pro 13的表现:
在3Dmark的Cloud Gate场景中,VAIO Pro 13拿下了3015的成绩,游戏Street Fighter 4的C评价证明笔记本能够流畅运行这款游戏,而系统自带的性能评价中,除了桌面图形,其余分数均在6分以上,特别是在三星128GB固态硬盘加持下,Office一类的办公软件几乎即点即开。值得注意的是这款型号为MZNTD128HAGM的三星固态硬盘经过专门定制,使用的是M.2插槽,能够支持更高性能的固态硬盘,但市面上几乎找不到这个类型的固态硬盘,如果需要获得更大硬盘 容量只能通过SONY官方。同时SONY官方提供了VAIO Pro的在线定制,面板、CPU、硬盘容量均可定制,而焊死在主板上的内存则不再定制的范围内。
然而在全速运行的模式下,VAIO Pro 13上唯一一个风扇需要承担起整台笔记本散热的重任,因此风扇噪音就显得不那么乐观了,所以在安静的室内使用时,要做好一点心理准备。
全速运转的风扇噪音不小
而在屏幕亮度最高的情况下,通过Powermark反复模拟上网,看视频,编辑文档等操作,VAIO Pro 13经过4小时13分钟才消耗了80%的电量,如果你需要更长的续航时间,可以考虑关闭X-Reality技术以及降低屏幕亮度,甚至你还可以考虑让VAIO Pro 13再外挂多一块外置电池,在机身背后已经留下了电池外挂接口,在使用前只需要将覆盖在上边挡板移开。
结语:进击中的碳纤维
从之前的VAIO Z,再到现在的VAIO Pro,SONY对于碳纤维的执着早已根深蒂固,如果说VAIO Z是兼顾性能和便携性的话,那么VAIO Pro则在便携性上走得更极端——没有了像VAIO Z能够扩展性能的机座,这款VAIO Pro 13所有的图形的处理能力只能依靠集成在CPU中的HD4400显卡,而焊死的内存条设计甚至让升级内存变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显然,VAIO Pro 13几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那1.06kg上。
1.06kg,13寸1080p触控屏,在文章结尾我们不厌其烦的把这两个参数再重复一次,就像宝马i3的大量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令人为之赞叹一样,这款被碳纤维包裹着的笔记本做到了我们曾经不敢想的事情——方便携带,高分屏,触控,大屏幕,以及不差的续航。而官方8299RMB的起步价让这款定位高端的VAIO笔记本瞬间有了亲和感。
显然我们不会否认碳纤维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无法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要忍耐VAIO Pro 13会轻度变形的外壳,以及会抖动的屏幕。但碳纤维化终归是一个好的开始,这对于长时间外勤,且对笔记本重量怨念颇深的同学来说,VAIO Pro 13的出现是个不小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