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交易网-中发网全新升级平台
关注我们:
首页 > 热点评测 > 正文

耶鲁教授:可穿戴设备交互方式无创新 只是模仿

耶鲁教授:可穿戴设备交互方式无创新 只是模仿0

本文作者大卫·格勒恩特尔(David Gelernter)是耶鲁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著有《镜像世界》等作品。

原标题为:耶鲁大学教授谈交互:Google眼镜的交互方式无创新

如今,当我们谈论设计的时候,重点总是放在诸如“扁平化设计”或者是“skeumorphism设计风格”,又或者是是否应该加入直觉交互界面,当涉及到可穿戴设备时,我们又讨论“消失”的交互界面。

但是这些讨论都只对了一半。所有的软件系统都有数字化和实体化两部分,数字化的用户界面固然重要,但是物理的界面(即实体设计)这个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出现的问题,至今没有很好的解决。

我们现在依旧停留在上世纪60年的实体设计水平,从80年代开始,计算机正式开始走进普通人的家庭,不得不承认数字产品的进步幅度很小(包括计算机、智能手机和手表等)。就算是最先进的可穿戴眼镜和智能手表,也是只在模仿从前的设计。再说办公室的设计,也停留在上世纪60年代,所有的办公室几乎都是一个样子,它们都遵从早先为打字机、有线电话等设备设计的样子,就连桌椅都没有多少变化。

然而现代化的办公室很明显应该是围绕计算机和计算来设计的,计算机也应该因人而异,可以是塑料外壳,可以是陶瓷外壳,可以使玻璃外壳,可以装饰羽毛、琥珀,为什么非得让笔记本电脑和桌面电脑都看起来一个样?触摸屏的输入方式已经很强大、很舒适了,为什么键盘和鼠标依旧是人们进行内容生产的主要工具?

“高龄”的计算机设计世界几乎没有多少创新和改变。设计领域因为人们习惯了他们使用多年的产品而陷入困境。16年前,我曾在《纽约时报》上抱怨过世界上到处都是电脑,但是它们都很丑,长相都一样,那是因为“我们太懒了,不想把电脑设计的更好。”

正式进入本文的正题:我们的个人电脑应该是多种部件的结合体,而非零零散散的部件用线路拼接在一起。也就是说,新的设计应该侧重于功能的组合而不是颜色和外观的改变。我们随身携带的设备或者说工作中使用的设备,应该组成一个干净的整体,软件和硬件应该设计到一起。

耶鲁教授:可穿戴设备交互方式无创新 只是模仿1

触控笔记本

当前的笔记本电脑和桌面电脑的设计基本上来说,都不适合进行触摸操作。要想使用触摸屏,电脑的设计就必须进行本质性的变革。

笔记本电脑的设计最不适合进行触摸操作。笔记本电脑的外观设计在屏幕与用户产生一定的距离,而触摸屏的存在意义就是缩小这样的距离,所以:笔记本电脑的触摸屏必须要竖直起来,更靠近用户,键盘要放在屏幕下方,而且键盘和屏幕的距离要恰到好处适合用户的双手来操作。

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这种变形本,屏幕可以拉伸至距离用户更近的距离,同时键盘也被置于屏幕下方,但是又没有距离太远,距离恰到好处。但是要注意的是,这样的设计并没有牺牲便携性。

耶鲁教授:可穿戴设备交互方式无创新 只是模仿2

钱包平板

钱包的存在意义就是装纸钞、银行卡和发票收据之类的东西。电子钱包也使钱包的功能开始电子化,但是“钱包们”居然还没有设计出可以交互的功能,这真是让人沮丧。

上图就是我设想的钱包平板,它既可以提供钱包的功能,还能提供更多电子功能。其体积与普通钱包无异,可以做成皮质的钱包,也可以存储银行卡信息。这个钱包平板有一个可折叠、透明、柔性屏幕,尺寸约为智能手机一样的屏幕,提供网页浏览、消息显示等功能。然后它可以与我们的智能手机及其他身边的设备产生互动,其效果就跟Pebble智能手表和iPhone的搭配一样,不过还需要突破一些限制。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