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4月1日讯 关于苹果在中国市场涉嫌歧视的问题,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林耘(博客,微博)表示,事情发展到这个阶段,需要消费者保护协会和工信部出面了。林耘还特别指出,苹果也时候需要低头了,躲起来的做法并不高明。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最后,来看榜单第五位的新闻。
虽然发布了“关于售后服务致消费者的声明”,但苹果在中国市场涉嫌歧视的问题并没有平息。中国新闻网就报道说,针对苹果手机、ipad以及苹果笔记本电脑等产品拒不执行中国三包规定的问题,目前苹果美国总部的网站上并没有出现相关消息,也就是说,迄今为止,美国总部依然没有对苹果在中国的售后服务问题作出任何正式的官方回应。而且不少中国消费者还发现,在苹果此前发布的公开声明中,关于整改的措施只字未提,只是强调:“苹果公司生产世界一流的产品,并提供无与伦比的用户体验”,听起来更像是一份不怎么谦虚的自我表扬信。
【点评】林耘
相关文章:
[我财经]董少鹏:铁道部"撤销令"不能变成"涨价令"
[我财经]董少鹏:当前金砖国家"内补"重于"外调"
人人在参与,成就“我财经”。大家好,我是赵巍娜,首先来看由网民点击量生成的“财经今榜”。
1、【导视】多地国五条细则同时出台,业内预期房价有望下降20%。稍后请评论员林耘带来分析点评。
【播报】综合十大财经网(博客,微博)站,“财经今榜”第二到五位的新闻是:
2、【导视】境内港澳台居民今天起可以开设A股账户,但业内认为,这对市场影响有限。
3、【导视】《济南日报》消息显示,人社部决定暂时不调节央企高管收入,而先从基层员工着手。
4、【导视】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微信有收费可能,但不会大幅收费。
5、【导视】对于在中国的售后服务存在双重标准问题,目前苹果公司美国总部仍然保持沉默。
【播报】首先,来看财经今榜的头条新闻。
地方版“国五条”细则在3月的最后两天集中“爆发”,让这个原本平静的周末显得十分不平静,特别是各地执行细则松紧不一,让社会各界的讨论声音不绝于耳。
我们看到《证券日报》、《北京商报》等媒体分析说,首都北京的“国五条”细则目前被认定为是“最严厉”的版本,其中又以“单身京籍人士限购一套房的政策”最引人关注。而上海、广州和深圳的“国五条”细则被看作“较为保守”,基本上复制了国务院的政策。南京市也在昨天发布了房价调控目标,但通知正文仅仅132个字,所谓南京版“国五条”细则,被网民吐槽说,“也就相当于一条微博”。
不过,调侃之后,不难发现,地方版细则的密集出台还是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中原地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就预期,如果政策高力度执行超过6个月,房价下调的幅度可能超过20%。
【点评】林耘
【追问1】百姓最关心的还有20%个税的问题,我们看到目前写出明确执行时间表的仅有北京一家。有人认为,史上最严的个税新政遭遇了“软着陆”。对这个问题,您又有什么看法?
【追问2】我在翻看微博时看到,人民日报昨天在网上发了一个“填空题”,题目是“细则实施后,楼市将进入___期?”,不少网民来参与,我们也听听您的答案。
【追问3】另外,市场方面,分析人士认为,受到“国五条”调控细则的影响,短期地产板块可能会跑输大盘。您来给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包括投资者应该注意些什么?
【播报】继续来看财经今榜第二位的新闻。
从今天开始,A股的怀抱正式对境内港澳台同胞敞开。根据《中新网》的消息,从4月1日起,只要“三证”齐备,境内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就可以办理A股开户手续。
那么这一举措将为A股引来多少“活水”?这成为了大家最关注的话题。对此,《上海证券报》报道说,目前已经有不少境内台湾居民对A股表示出了兴趣,认为未来A股估值提升是大概率事件,会一直关注。但也有观点指出,由于外汇管制没有改变,未来也不会有太多资金依此途径从境外流入A股市场。
【点评】林耘
【追问】说到A股,我们看到《人民日报》文章说,从2009年开始A股市场新投资者入市规模连年大幅下降,部分地区股民近乎“饱和”,所以现在如何吸引新投资者和新资金是一个新的问题?那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播报】继续来看今天财经今榜第三位的新闻。
饱受诟病的“央企高管收入调节”却被暂时搁置,成为了今天各方热议的话题,相关报道登上了各大财经网站的排行前列,我们来详细看一下。《济南日报》报道说,人社部和全国总工会将会对收入分配改革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推动方式,也就是说,在当前收入差距拉大的背景下,改革将优先着手提高基层员工的收入,而不涉及央企高管收入。
不过,有分析认为,如果收入分配只是一味“提低”而不“限高”,那改革将会大打折扣,也无疑会给被改革的对象留下喘息机会;而且最重要的是,越是难啃的骨头就越要去啃,让百姓清楚,改革就应该敢碰“硬钉子”。
【点评】林耘
【追问】另外,中国广播网还报道说,近期网络曝光了一份文件,上面显示兰州石化每月为员工缴存的公积金数额最高达到了1万元。那您觉得在未来收入分配改革上,这种有碍社会公平的“隐形杀手”该怎么清除?
【播报】继续来看财经今榜第四位的新闻。
尽管马化腾和腾讯方面一再否认微信将成为付费业务,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来自官方的一则表态,再度给微信收费带来了变数。根据《广州日报》的报道,第二届岭南论坛昨天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会议期间,工信部部长苗圩接受了媒体采访,谈到微信收费问题时,苗圩表示,目前工信部正在协调运营商微信收费一事,他们会考虑运营商的合理要求,但总体上会站在用户的角度;也就是说,微信有收费的可能,但不会大幅收费。
对此,《京华时报》认为,这番表态说明,微信收费恐怕在所难免,但在收费模式上还有待商榷,毕竟腾讯目前还没从微信业务盈利,摘桃也要成熟时,现在就“磨刀霍霍”,未免太猴急了。
【点评】林耘
【播报】最后,来看榜单第五位的新闻。
虽然发布了“关于售后服务致消费者的声明”,但苹果在中国市场涉嫌歧视的问题并没有平息。中国新闻网就报道说,针对苹果手机、ipad以及苹果笔记本电脑等产品拒不执行中国三包规定的问题,目前苹果美国总部的网站上并没有出现相关消息,也就是说,迄今为止,美国总部依然没有对苹果在中国的售后服务问题作出任何正式的官方回应。而且不少中国消费者还发现,在苹果此前发布的公开声明中,关于整改的措施只字未提,只是强调:“苹果公司生产世界一流的产品,并提供无与伦比的用户体验”,听起来更像是一份不怎么谦虚的自我表扬信。
【点评】林耘
【播报】节目最后,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今天网民最为关注的财经新闻。
1、【导视】多地国五条细则同时出台,业内预期房价有望下降20%。
2、【导视】境内港澳台居民今天起可以开设A股账户,但业内认为,这对市场影响有限。
3、【导视】《济南日报》消息显示,人社部决定暂时不调节央企高管收入,而先从基层员工着手。
4、【导视】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微信有收费可能,但不会大幅收费。
5、【导视】对于在中国的售后服务存在双重标准问题,目前苹果公司美国总部仍然保持沉默。
【播报】“我财经”的新闻中有你的点击,我们追求的是与你的共鸣。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