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站用电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次性投资大
蓄电池浪费
长期维护成本高,难度大
可靠性不高、环保效应差
可靠性不高
由不同供应商提供的交直流系统,通信规约一般不兼容,因此,没有综合的监控平台对站用电源系统进行统一管理 ;存在系统监控盲点,不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限制了站用电源的深层次开发,管理水平难以提升。
环保效应差
蓄电池重复配置,造成环保隐患;
核对性放电电能通过负载箱释放,造成电能浪费,所产生大量的热能影响周围设备工作,同时也存在负载发热燃烧的隐患;
交直流一体化设计理念
电力运营需要交直流一体化解决方案
数字化变电站发展的需要:紧凑、标准、统一
降低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需要:可靠、维护简单
服务及时到位的需要:一站式
状态检测的需要:数据共享、统一分析
一体化交直流控制电源需解决问题
减少传统变电站交、直流系统用两个ATS的模式。
一体化监测与诊断系统提供了实时在线监测系统,使得报警及维护更加及时,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共享直流操作电源的蓄电池组,取消传统UPS和通信电源
的蓄电池组和充电单元,减少维护工作量。
对防雷单元统一优化配置,针对UPS和DC/DC的直流输入
进行优化设计和EMI处理,满足EMC要求。
统一了通信协议,使得交直流系统后台的管理更加方便化。
建立智能监测与诊断系统,保证了变电站交直流电源系统大的可靠运行。
变电站电源系统现状
国电光宇一体化交直流控制电源的构成
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检测与诊断系统
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检测与诊断系统图
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检测与诊断系统概述
变电站监控现况有可能带来的后果
继电保护室或高压室空调馈线空气开关跳闸,保护及自动装置所处运行环境温度升高,将会造成保护及自动装置死机,有可能出现越级跳闸现象,扩大事故范围。
直流储能空开在断路器合闸储满能后跳闸,线路断路器跳闸后重合成功,短时间内再次故障,则线路不能重合,严重者可能导致全站失压。
蓄电池整组电池或部分电池失效时(开路、短路或容量不足),充电机故障或交流失压,将导致全站直流失压,引起保护及自动装置拒动,影响电网系统安全运行。
随着电力公司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和负荷需求的不断增加,电网系统对变电站交、直流系统的运行要求越来越高,不及时发现、清除交直流系统缺陷,将可能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重影响。
解决方案
我公司提供的交直流一体化电源所采用的监测及诊断系统能真正实现对变电站交直流系统运行状况的在线监测,提高变电站交直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通过变电站交直流电源运行状态的一体化监测与诊断将产生以下效益:
制定并应用统一的设备通讯、接口技术规范;
建立统一变电站交直流电源实时状态监测与诊断平台;
规范及完善变电站交直流电源数据信息标准;
使用统一的IEC61850通信标准;
开发状态诊断、智能分析、预警与寿命管理等高级应用功能。
系统功能
监视功能
实时监控、实时通讯、地理图导航、数据查询、录波浏览、日志服务
高级应用功能
专家分析、充电机性能分析、直流馈线环网告警
管理功能
报表管理、用户管理、系统设置、参数管理
通过平台的建设,积累了大量的变电站交直流系统运行数据,形成了对企业的交直流系统数据仓库,为以后设备的运行评价等工作积累了数据财富。
系统特点
一体化的交直流数据监控平台;
变电站交直流系统全景数据平台;
变电站交直流系统专家分析与诊断平台;
提供了交直流系统在线测试平台;
实现了远程智能专家诊断;
整合可扩的系统解决方案;
创新的用户体验;
丰富的WEB浏览发布功能;
分层分布式开放系统设计;
实现了变电站内统一的数据通信标准。
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系统实施的必要性
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5 采用稳定的工频线路设计,配置工频隔离,有效隔离各种杂波对直流系统的影响。
6 采用先进的IGBT等新型功率器件,200%的功率容量设计,使整机的过负荷能力得到大大提升;同时加以多级的保护电路控制,轻松应对各种极端工作条件。
7 多处理器DSP高速运算控制的智能化电池充放电管理,电池活化激活管理,更好的保持电池的化学活性,实践证明能够非常有效地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具备温度补偿、电池充放电容量实时测试、均浮充阶段的自动转换等功能。
8 并联型N+1冗余工作方式,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高分辨率自适应均流 。
9 核对性放电时全自动,无需其它辅助设备,安全简单。
10 人性化菜单设计,组合键操作方式,方便使用。
◆电力专用UPS(GYE)
●概述
GYE系列电力专用(DC110/220)工业级UPS/逆变电源专门针对中国各电压级别的变电站、开关站、监控站等所设计,具有在线式、零延时转换功能,主要应用于负载对电压要求较高的场所,如电力运动、RTU、电力载波、后台监控等,UPS利用站内现有直流系统中的长寿命、大容量电池,比常规UPS供电方案节约投资费用,减少系统维护,降低运行成本,大大提高供电可靠度。